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旅资讯 > 景区景点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日期:2019-01-24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6号,毗邻重庆市人民政府,与重庆人民大礼堂遥遥相对,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学雷锋志愿服务标兵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6月因西南大区撤销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2005年6月18日建成后的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98平方米,展厅面积20858平方米,年均接待海内外观众180万人次。

历经60余年发展,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现有藏品11.4万件/套(27.9万单件),涵盖23个文物门类,逐步形成了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特色藏品系列。该馆具有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汉代雕塑艺术历代钱币西南少数民族风情历代书画李初梨捐献文物历代瓷器巴渝旧事君应忆:高罗佩家族捐赠高罗佩私人收藏文物10个常设展厅,年均推出临时展览20余个,同时呈现《重庆大轰炸》半景画演示和《大三峡》环幕电影,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展览体系。

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乌杨汉阙,2001年发现于重庆忠县乌杨镇,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阙为古代宫廷,寺庙,墓葬前附属的建筑,常左右成对。也是中国所有汉代阙中第一个作为博物馆馆藏文物陈列的汉阙。


壮丽三峡展厅】

是位于博物馆一楼的壮丽三峡展厅,该展厅包括造化三峡山水之间三峡风流永远的三峡四个展览主题,精选大量三峡地区珍贵实物、资料,全面呈现了三峡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百万移民、文物抢救和三峡水利工程等方面,展现出三峡的自然造化和人间奇迹,带领我们感受三峡的壮美、神奇、深厚与多情。

重点介绍的是中心展柜陈列的偏将军印章,偏将军印章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这枚东汉时期的偏将军印章1982年市民刘定全在嘉陵江边拾得,捐赠给重庆市博物馆收藏。此印系龟纽方形金印,通高2厘米,纽高1.2厘米,边长2.4厘米,重108.95克,含金96%。篆刻印文偏将军印章,是一方汉代官印。据《三国志》记载,关羽曾被封为偏将军,《三国演义》还有关羽挂印封金的佳话。两汉官印制度,即官高者用龟纽,中下级官吏用鼻纽的制度。金制官印流行于汉晋时期,目前全国共发现26枚,两汉金印仅存15枚,至为珍贵。

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景云碑,是目前三峡地区唯一出土的汉碑。景云碑全称为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神道碑,为东汉汉碑,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巴郡为重庆的古称,朐忍为现今的云阳,景云是当时云阳的县令。朐忍令景云神道碑出土于三峡库区云阳县旧县坪遗址,是东汉朐忍令雍陟于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为纪念70年前的朐忍令景云而立。碑文主要记载了景云生前的政行、公德以及三峡地区的政治、地理、移民等史实。是目前三峡地区唯一出土的汉碑,碑额正中雕刻有妇人启门图,左右刻兔首人身像和三足乌,此碑年代久远,保存完好,雕凿精美,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书法价值。

为了更好的保存和展现三峡大坝蓄水前的三峡原貌,馆新建了兴建了全国第一座全周数字无缝环幕电影厅,目前为游客推出了大三峡环幕数字电影。该厅同时拥有多个全国乃至世界第一,代表了环幕电影的最高水平。观众厅直径18.3米,高12米,是全国最大的一个环幕电影厅,厅内银幕周长57.7米,高5.8米,是全国最大的一张银幕,该放映厅第一次在环幕电影中使用了数字放映机,这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

远古巴渝展厅】

位于博物馆二楼左侧的远古巴渝展厅。该展厅包括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青铜器时代三个展览主题,汇聚了重庆地区出土的大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精品文物,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巴渝文化的源流和发展脉络,感受其承载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以及先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奋发自强的精神。

复原山洞右侧展柜中陈列的巫山人左侧下颌骨化石是我馆十大镇馆之宝。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龙骨坡的石灰岩洞穴内发现了一段人类的左侧下颌骨化石,上面还带有两枚臼齿,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研究,科学家将这批人类化石的主人命名为巫山人。经古地磁测年确定距今约有200多万年,同时出土的还有石器以及12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

展柜中陈列的是出土于涪陵小田溪的战国青铜虎钮錞于,同样属于我馆十大镇馆之宝。巴人崇尚老虎,青铜器上不乏以虎作为纹饰。錞于是巴人的代表性器物,一般用于战争和祭祀场合。顶部的钮采用了巴人图腾虎的造型。请从右侧方向继续参观。

展厅角落里陈列的是出土于巫山重庆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商代三羊尊,它是我馆的十大镇馆之宝,其肩部有三个对称的羊头和鸟型装饰,腹部装饰有夔龙纹,是盛酒或温酒的器皿,具有浓厚的中原文化特征。

中心展柜陈列的鸟形尊也是本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这件文物出土于涪陵小田溪墓群,整体造型是一只特征怪异的鸟,它头顶有冠,嘴巴阔而且短,双目圆睁前视,大耳脖粗,体态肥大,短尾巴,还有一双蹼足。这件器物和中原的鸟兽形尊造型相似,但嘴上有孔,背上却没有灌酒的口,应该不是有实际用途的器物。该器物造型、纹饰极其精美,其体轻、壁薄、中空,铸造难度极高,是研究巴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


重庆:城市之路展厅】

位于博物馆二楼右侧的重庆:城市之路展厅。该展厅包括城市变迁商贸金融工业崛起英雄城市直辖风貌五个展览主题,从城市化、工业化,以及政治近代化等多个方面展示了重庆城市近代化的历程。作为西南地区的门户,重庆的发展与近现代史上几次重大事件的影响密不可分。游客朋友们可以在参观过程中感悟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重庆是第二条战线的重要舞台。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歌乐山集中营的三百多名革命烈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江竹筠便是其中一位女性代表,她就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江竹筠烈士遗书,也是本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这是江竹筠在狱中写给亲人的信,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这页手掌般大的遗书,反映了烈士鲜为人知的作为慈母的柔情一面,其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对现在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也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资料。

汉代雕塑艺术展厅】

该展厅包括石阙厅陶塑厅画像砖厅画像石厅四个展览主题。展览以博物馆珍藏的汉代巴蜀地区出土的陶塑艺术品、画像砖、画像石、石质雕刻艺术品和相关拓片,以及三峡地区出土的雕塑类文物珍品,展现汉代别样的现实旨趣、浪漫的美学新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东汉盐场画像砖。该画像砖生动地展现了汉代巴蜀地区制作井盐的劳动场景,为研究汉代巴蜀地区井盐生产乃至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该物品是东汉牵马铜俑,铜马和铜俑保存基本完整,铜马形体高大、造型雄健威武,是重庆乃至巴蜀地区汉代同类器中的精品。

历代钱币展厅】

位于三楼的历代钱币展厅。该展厅包括古代钱币近代钱币当代钱币三个展览主题。展览以历代钱币鉴赏为主线,展现中华货币的演变历程。三千余件展品中,包括上起商周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代古钱币,银元、铜元、外国银元、法币、解放区钱币等近代钱币,以及珍贵精美的人民币、金银铜纪念币。

古代钱币部分为大家展出了商周贝币、布币、刀币、蚁鼻钱、半两钱、开元通宝钱、明清铜钱等;近代钱币部分为我们展出了厂平、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大清银币、大清铜币、袁世凯肖像银币、孙中山肖像开国纪念币、共和纪念币、法币、金圆卷、地方银行纸币等;当代钱币部分为我们展出了第一套人民币、重大纪念题材系列金银纪念币、中国古代及近代名画系列金银币、大熊猫及珍稀动物系列金银币、中国生肖系列金银币等。

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展厅】

这里是位于三楼最右侧的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展厅。中国大西南,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六省、区、市。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3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建美好家园。大西南历史与自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造就了西南民族文化与传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美丽的自然山川,多彩的民族风情,造就了充满和谐、充满神奇的魅力大西南。

三峡博物馆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征集、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品和艺术品。这里展示其中部分藏品,虽不足以反映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可管窥西南民族风情之一隅。

历代书画展厅】

位于四楼右侧的历代书画展厅,本展览分书法和绘画两部分,向我们介绍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品及其风格流派。展品精选自馆藏历代绘画和书法精品近百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名家绘画作品,以及甲骨文、汉隶、唐代楷书经卷及明清名家各种书体作品。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幅画为明代唐寅所做的《临韩熙载夜宴图》,是本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这是一幅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卷。唐寅(1470-1523),苏州人,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一。《韩熙载夜宴图》原是五代时期顾闳中的作品,描绘南唐大臣韩熙载因政治失意而与阁僚、歌伎放纵声色之事,此卷为唐寅的临本并有所改编。此卷设色鲜丽华贵,笔触精细,尤其是韩熙载的眼神,使我们能窥视到其痛苦、矛盾的内心世界,的确是传神之笔。此卷中两处唐寅的书法也为画卷增光添彩。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现藏故宫博物院。

李初梨捐献文物展厅】

李初梨捐献文物展厅,李初梨(1900—1994),重庆江津人,曾任中联部副部长,收藏古代文物甚丰,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早向国家捐献大量珍贵文物的党的高级干部。李初梨同志对中国古代文物充满着挚爱并有深刻的研究。19834月,他将收藏的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紫砂器、碑帖、砚台等534件捐献给三峡博物馆收藏。

塑像后,有一间李初梨的书房,一个学养深厚的老革命家、文化人的书房,儒雅、书卷气,能反映李初梨的学养、气质的书房。经过书房后,就进入了文展厅按书画、陶瓷、紫砂、砚台、铜器、碑帖分六类展出。展出明清书画22件,历代瓷器21件,明清紫砂25件,砚台8件,铜器9件,碑帖8件,展品总数93件。受展厅面积限制,展出的数量只占李初梨捐献文物的15%

历代瓷器展厅】

历代瓷器展厅,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大约在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6世纪)就出现了原始瓷器。到战国(公前475—220年)晚期烧制出基本成熟的瓷器。

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何朝宗制观音像。这尊观音像为德化窑的白瓷,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品种,它的釉面光润明亮,胎釉浑然一体,乳白如凝脂,在灯光下成牙黄色,国际上称之为中国白

巴渝旧事君应忆:高罗佩家族捐赠高罗佩私人收藏文物展厅】

高罗佩家族捐赠高罗佩私人收藏文物,高罗佩(Robert Hans van Gulik , 1910—1967),荷兰职业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和小说家。本次展览的名字巴渝旧事君应忆是出自于高罗佩先生的一句诗。他一生钟爱中国文化,琴棋书画皆有极深的造诣,更以创作《大唐狄公案》系列侦探小说而蜚声四海。1943年至1946年,高罗佩出任荷兰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在战时首都重庆工作、生活了三年。这三年,是高罗佩与他所深爱的中国距离最近、相处最长的时期,这对于他学术和艺术方面的研究,乃至整个人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

高罗佩在中国重庆度过的黄金岁月,引起高罗佩家族的深情缅怀。他们将高罗佩个人收藏的相关藏品116件套慷慨捐赠给博物馆作永久收藏、研究和展示,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中国情缘和重庆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