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文旅资讯 > 重庆文物资源

重庆大学早期建筑

日期:2024-05-14

中国西南地区民国时期近代教育建筑群,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大学成立于1929年,1935年为省立大学,1942年确立为国立重庆大学。抗战期间同中央大学合作办学,构筑了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高地。重庆大学早期建筑是中国西南地区较早的一组近代教育建筑群,由理学院、工学院、文字斋、寅初亭及周边自然环境所构成,总建筑面积约8249.51平方米。

理学院建于1930年至1933年间,由重庆大学创建人沈懋德设计,为重庆高校的第一座教学楼。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外部空间特征,主体为砖木结构,屋面采用近现代木构桁架结构体系,木构件之间还以金属连接构件加固,整体结构性能良好。平面呈“山”字形中轴对称布局,建筑面积3322平方米。主体为双层带阁楼,次层为重檐歇山形式。抱厦式的传统建筑入口重点突出,与入口对称的背面是向外凸出的大型教室,主楼是普通教室,两端配楼是公共教室与会议室大空间。屋面坡度较陡,屋脊正中起重檐八角攒尖亭。现仍保留青砖灰瓦红柱回廊建筑格局,结构完整。

工学院于1930年创建,曾为重庆隆贸洋行,由西方建筑师莫利生设计,仿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建筑面积2456.56平方米,教学楼主体为石木结构体系,墙体均为厚重的石材砌筑而成,楼板为密肋式木梁构筑,屋顶为木构桁架结构。平面呈“L”形左右对角线对称布局,主楼三层,两翼逐层退台,可提供屋顶活动平台。两翼相交处以六边形塔楼垂直贯通四层高,是全楼最高点并具有罗马风格的主入口空间。建筑外墙用本地石材加工成西洋风格的方包石状砌筑而成,歇山由坡屋面机制瓦覆盖,并由提高的女儿墙高出坡屋檐,外部风格更具近现代建筑特征。石构墙体上的门窗均采用拱券砌筑门楣窗楣,且有拱心石装饰而更反映外来风格影响。抗战时期曾遭日机轰炸受损,现房屋基本结构保存完整。

文字斋于1934年建成,是一座极具巴渝特色的建筑。建筑坐北朝南,呈“工”字形平面,中轴对称,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建筑面积1146平方米。

寅初亭建于1941年3月,为纪念重庆大学原商学院院长马寅初而建立。原建筑为六边形平面,圆形攒尖式草屋顶,1943年修缮改为六角重檐琉璃顶,竣工典礼上,马寅初在此发表抗日救亡讲演。1960年被毁,1981年在原址原貌重建,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52.51平方米,建筑飞檐翘角,造型优美,极具巴渝园林建筑特色。亭内还悬挂有冯玉祥题的“寅初亭”匾额、黄炎培题的诗匾。

重庆大学早期建筑保存较好,使用时间长,建筑时代风格明显,为研究抗战期间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历史事件提供了珍贵材料,反映了我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该建筑群是中国近代典型中西合璧与文化地域特色的时代风格与技术水平的代表,反映了我国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营造技术水平,对研究近代西部建筑技术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