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走进文旅>游·重庆>重庆文旅资源>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日期: 2013-03-23

 

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吊脚楼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在七曜山区、方斗山区和河谷老街最为典型,当地又称之为“干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它是民族建筑工艺的奇葩,是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遗产。土家族吊脚楼营造工艺科学、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营造时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飞檐翘角,穿勾心,牢固防震。土家族木匠用他们的智慧,利用手中的斧子、锯子、墨斗和凿子等工具,精心打造,将分散的木柱、木方和木板组合为牢固的吊脚楼。吊脚楼当中为祭祀和社交的堂屋,两旁为厢房或正屋,再两边是厨房和火塘,楼上是住房,吊脚柱下边是圈舍和柴房。

土家族吊脚楼连同相关营造习俗形成了吊脚楼建筑文化。它对于重庆地区土家族人的社会文明研究和建筑科学研究都很有价值。保护好重庆吊脚楼,也就是保存了一块研究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居住理念的改变,以及重庆地区的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再愿意居住吊脚楼,也无兴趣学习相关营造技艺,吊脚楼建造匠师后继乏人。因此,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的延续和实物保护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成柏  刘成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