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坡遗址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文化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骨坡遗址于1984年被发现,1986年对它进行发掘。龙骨坡遗址面积约1300平方米,发现了古人类化石、石制品,以及数量众多的动物化石。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04万—201万年。
龙骨坡遗址发现一枚上门齿和带犬齿的颌骨古人类化石,门齿个体较小,呈铲形,门齿舌侧基部结节小,具有早期人类的特征。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空白,对于人类起源和三河谷发育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龙骨坡遗址发现的石制品类型多样、石料劣质、一器多用、人工性质清楚、加工技术灵活多样。龙骨坡遗址的石制品代表了200万年前中国早期人类的技术发展水平,在很多方面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的基础。
龙骨坡遗址出土有8目29科74属116种哺乳动物(含25个新种),这是迄今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点。在动物群的组成上,既有华南动物区系的成员,也有西南区的代表,还有属于华北生境的动物。同时,还初步形成该地现生哺乳动物区系特征。龙骨坡遗址出土的动物群具有鲜明的东洋界特征,并与南亚动物群紧密联系。龙骨坡遗址的动物群反映了古人类生活时期的自然环境。
龙骨坡遗址是中国目前最早的人类活动地点,在人类起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龙骨坡遗址保存的更新世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为研究中国和亚洲人类演化背景、文化渊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目前,龙骨坡遗址正在建设遗址公园。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