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盐场遗址
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制盐工业遗址,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宁厂古镇。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宁盐场位于宁厂古镇后溪河狭长的南北两岸坡地上,是一处拥有两千多年制盐历史的工业遗址,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大宁盐场由龙君庙遗址、一车间制盐遗址、二车间制盐遗址、三车间制盐遗址、秦家老屋、盐大使署遗址、供销社旧址、盐工俱乐部、吴王庙遗址、桥头溪码头、大宁河古盐道(宁厂段)等80余处文物构成。按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工业制盐遗址、传统制盐及售盐场所、盐务管理机构、盐道、与盐业相关的祭祀场所及其他。
龙君庙遗址是传统制盐遗址,位于后溪河北岸宝源山南麓,由盐泉、寺庙基址、龙池(原卤池)、分卤板、输卤遗迹、石砌堡坎等组成,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盐泉系山壁溶洞自然流出,后经人开凿扩大,引导至崖壁下龙池内,由分卤板将原卤分散输出,经由竹笕输送至各制盐遗址处。
一车间制盐遗址是一处制盐遗址,位于后溪河南岸缓坡阶地上,由蓄卤池、生产车间、仓库、码头等遗迹构成,地表现存为近现代的制盐生产遗址,现存有4个制盐灶,通过局部探沟试掘,在现存制盐遗址下,发现有清代的房屋、蓄卤池、盐灶等遗址,埋藏深度在0.8~2.5米。分布面积约4270平方米。
二车间制盐遗址亦是一处制盐遗址,位于生产街中段,后溪河南岸。现存包括3处民国的制盐灶,以及制盐灶北侧的向家老屋,其下叠压早期的制盐生产生活遗存,通过局部探沟试掘,在2.5米以下发现有清代的建筑基址。遗址分布面积约2120平方米。此遗址在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均为宁厂古镇制盐大户向氏家族的生产生活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归国有改扩建为第二制盐车间。
三车间制盐遗址也为一处制盐遗址,位于宁厂古镇中段,后溪河北岸。地表现存的为近现代废弃的制盐车间,现存8个近现代的制盐灶,其下为叠压的早期的制盐生产生活遗存,通过探沟试掘,在现有地表2.5~3米以下,埋藏有清代的建筑基址,并且有明显的洪水淤积层。遗址分布面积约7400平方米。遗址内有三座厂房,整体格局保存较好,部分制盐设施如盐灶、盐锅等保存较好;但厂房房屋保存较差,大部分已经坍塌。
秦家老屋位于后溪河北岸宝源山麓,典型的传统制盐及售盐场所,是清至民国时期宁厂具有代表性的制盐个体户。秦家老屋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一楼一底石木结构穿斗式建筑。平面由前院、主体建筑和后院三部分组成。前院因修筑县道,部分变成了路基,入口处结合生产布置了两口冷水井。主体建筑三开间,通面阔11.7米,进深两间,通进深14.6米,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后院是煮盐作坊区,紧靠崖壁,因地形所限,面积较小,设有一卤水池。
盐大使署遗址是盐务管理机构遗址,位于宁厂古镇中心街东段、后溪河南岸。背倚万顷山,北临后溪河,左右均为近现代民居。道光《夔州府志》和光绪《大宁县志》对盐大使署均有载录,雍正七年(1729年)盐大使黄刚中在龙君庙右侧的大金沟修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盐大使马永禄移建至今址,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毁于大火,之后盐大使徐士林重修。盐大使署地表建筑经过后期多次改建利用,废弃后大部分垮塌,仅建筑基础、阶梯保留,建筑基础由加工规整的条石错缝平砌,工艺水平高,属于同时期重庆地区建筑工艺水平的典范,分布面积约1140平方米。
供销社旧址是近现代售盐场所,位于宁厂古镇中心街中段,原为近代宁厂古镇盐业销售的主要贸易场所,现存大楼为砖混结构,占地面积683平方米。
盐工俱乐部旧址是盐工们工作之余休息放松的场所,位于宁厂古镇生产街东段,后溪河南岸,平面整体呈长方形,由东侧的月台、中部活动区、西侧看台等组成,占地面积约410平方米。
吴王庙遗址位于生产街中段,后溪河南岸。主体建筑垮塌不存,保留基础和部分墙基。遗址部分墙体用加工平整的条石砌筑,其加工工艺褐砌筑工艺基本代表了目前所发现的重庆地区清代建筑的最高水平。吴王庙北部沿后溪河用条石修筑有码头,大部分掩埋于现河漫滩下,其年代不晚于清代。遗址分布面积约1620平方米。
桥头溪码头遗址位于宁厂古镇中心街中段,为古代宁厂盐业主要的外运码头。面积约160平方米,由石阶梯、码头、自然滩涂组成,为人工开凿和条石砌成的水运码头。码头上有货物转载的空地,右上方有出盐仓库,可停运盐船一艘。码头上原有人工搭建的枯水季节人行木桥,现仅存桥墩和圆形石孔。
大宁河古盐道(宁厂段)是盐道遗址,是宁厂向外运输盐的重要通道。分布在长江支流大宁河河谷地带,南起于大宁河与后溪河交汇处北岸宁厂大桥,沿大宁河河谷右岸往北至谭家墩渡口,全长约2.5公里。沿途以石砭道、垒石道、槽道和栈道相结合,受地形地貌影响,栈道和石道多呈间隔分布。
该遗址是我国开发较早的以自然盐泉为基础的盐业遗址,是川渝盐业开发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该遗址盐灶群规模大、数量多,盐泉、输卤管道、蓄卤池等遗存保存齐全,完整地展示了我国古代制盐生产流程;该遗址规模宏大,功能分区清晰,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具有非常好的保护利用价值。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