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
中国峡江地区汉至明清古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夔门街道瞿塘峡口白帝山上。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帝城传为西汉末割据四川的公孙述所建,明清两代修复。现存汉白帝城遗址、刘备托孤“永安宫”旧址、“昭烈皇后甘夫人墓”、“诸葛亮水旱八阵图址”、白帝庙古建筑群等。此外,还保留着一段汉代夯土城墙。
白帝庙古建筑群是白帝城内最为重要的建筑,位于白帝山山顶。白帝庙是公孙述去世后,当地人在白帝城上所建,以祭奠公孙述。明代,公孙述的塑像被毁弃,庙内供奉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塑像。清代,几经改建,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白帝庙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占地面积约4950平方米,东西长约100米,南北进深约58米,用红棕色砖砌围墙围合而成。白帝庙大体保留了明代时期的总体布局,但其建筑大多为清代。白帝庙为三进院落,东西并列东、中、西三个院落。主体建筑有山门、前殿、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和东西配殿。山门为砖结构牌楼式建筑,牌楼后为木结构厦间。山门牌楼布满彩绘的浮雕,是白帝庙装饰最为精美的建筑。明良殿是白帝庙中心建筑,清康熙年间重修。殿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坐像。塑像高丈余,彩绘贴金,人物造型生动。武侯祠在明良殿西厢隔壁,规模较小,内有诸葛亮坐像。观星亭在西跨院南侧,重檐六角攒尖顶,十二柱,画梁雕栋,翘角飞檐,造型美观大方。
白帝庙建筑多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架结构,硬山顶,布瓦合瓦屋面。正脊较高,主要建筑为花脊,脊座装饰精美的浮雕和彩绘图案,正脊中间为雕塑中堆。两山风火墙墙头及垂脊装饰浮雕和彩绘图案。白帝庙建筑屋面装饰造型夸张、浪漫。木构架用材细长,步架较密,檐柱与步柱间的单步川或双步川用窄而高的木板制成。建筑正面多安装棕色油饰的落地隔扇门,椽子刷黑色油饰,墙体用白灰抹面。
此外,白帝庙内还藏有许多的碑刻与文物。明良殿、武侯祠两侧两院的两廊通联房间,原为罗汉堂,后改作碑林,集中陈列了隋唐以来地方存留和出土的名碑70余块。白帝庙内现存各类历史文物,时代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种类多样。
白帝城依山傍水,依地势建城,是长江三峡地区典型的山城。白帝城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建筑精美,为研究西南地区的山城和西南地区明清的建筑提供了资料。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