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走进文旅>游·重庆>重庆文旅资源>重庆文物资源

独柏寺

日期: 2024-05-07

中国西南地区元代木结构佛教建筑,位于重庆市潼南区上和镇后沟村四社独柏小学内。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柏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经各代维修改建,现存正殿为元代结构。正殿为单檐歇山抬梁式木结构建筑,东北—西南向,平面呈正方形。正殿建在素面台基上,台基四周窄宽不一。台基前端两侧分别砌垂带式踏道,踏步两级。正殿面阔三间,10.2米,进深三间,9.7米,建筑面积159平方米;通高7.1米,举折之比为7.1∶12.4。正殿采用了“减柱造”,前后各二柱,内部四内柱围合而成的建筑内部的中心空间,以求得平面柱网及空间结构的自由化与多样化。同时,正殿采用阑额,阑额上施普柏枋,将补间铺作之力均匀分布在阑额上。此外,正殿还融会了部分穿斗构架的技法。独柏寺正殿既保留了元代建筑的风格,也融入了西南独有的建筑技法。

独柏寺正殿四周檐下均施五铺作斗拱,出双下昂,前檐排列施斗拱十朵。昂头再施小斗承檩枋,栌斗下施普柏枋,置阑额。当心间跨度大施斗拱四朵,前伸双昂嘴,尾内挑1.3米承檩。前檐转角斗縅双昂出挑伸向三方,昂头外承檩,内承檩枋。建筑四周檐面铺二重椽,正面出檐宽1.5米。自当心间起,经次间至转角亮柱,当心间开始屋面缓慢起翘,曲线柔和,坡度平缓。用穿插枋、圆形蜀柱,梁枋用材粗壮,平面柱网排列规整。

独柏寺正殿,保存完整,造型古朴,用材粗壮,形制沉稳凝重,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是重庆市目前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建筑,是研究我国南方元代古建筑的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