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中国近现代纪念性图书馆建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长江一路11号。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斯福图书馆是重庆图书馆的前身,初为国立中央图书馆重庆分馆,后为纪念美国罗斯福总统而改名为国立罗斯福图书馆,为民国后期的五个国立图书馆之一。1938年,中央图书馆打包的130箱珍贵图书抵达重庆。因当时重庆无公共图书馆,便在重庆渝中区长江一路修建中央图书馆分馆。1941年,中央图书馆重庆分馆完工。1946年5月中央图书馆回迁南京,其馆厦、设备及部分复本图书移赠为纪念美国已故总统罗斯福而筹设的罗斯福图书馆,1947年5月1日对外开放阅览。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国立罗斯福图书馆被西南军政委员会接管,更名为国立西南人民图书馆。1955年5月,原国立西南人民图书馆、原重庆市人民图书馆、原重庆市北碚区图书馆三馆合并,组成重庆市图书馆。2007年,重庆图书馆新馆落成。2008年,旧址成了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馆址。
罗斯福图书馆由主楼、辅楼和防空洞组成,建筑面积3208平方米。主楼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凸”字形,通面阔56.16米,通进深30.4米,建筑面积2563平方米。人字屋架,四坡水组合式屋顶,红色机制板瓦屋面。前楼立面为“山”字形,即中间门厅为三层,两侧为二层,为阅览、办公使用,建筑通高16.2米;后楼为书库,共五层,通高14.6米,与前楼形成错层结构。辅楼位于主楼右前方,为二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巧妙利用山地独特地形,底层为半地下式,平面呈矩形,于山面开门,通面阔19.45米,通进深11.36米,通高10.6米,建筑面积645平方米。人字屋架,歇山式屋顶,灰色机制板瓦屋面。建筑内部二、三层布局相似,大门左侧设木楼梯,走廊位于建筑中间,房间位于走廊两侧。 根据民国时期档案查证,该楼为罗斯福图书馆筹备委员会职员宿舍。防空洞位于主楼书库后方,石砌拱顶,洞口宽2米,高2.2米,洞长约80米,另一端通向与长江一路对面的现重庆市急救中心,为当时躲避日军空袭而修,现洞内用于临时堆放建筑材料,急救中心一端的出口被封堵。
罗斯福图书馆在筹备之时,便被联合国指定为联合国资料寄存馆之一,成为迄今为止我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图书馆。除此之外,该馆当时重点搜集的各类抗战版图书、报纸和期刊,则使重庆图书馆成了我国抗战版图书、报刊资料收集、保藏最多和最完整的重要基地,从而为重庆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留下了一笔丰厚、宝贵的财富。
罗斯福图书馆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外国总统名字命名的图书馆,也是抗战资料和联合国资料保藏较多的图书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为研究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重要资料。该馆建筑形象大气端庄,时代特征明显,结合了中西建筑艺术之长,入选了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该馆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并肩作战,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历史见证。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