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预算/决算 > 决算公开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19-0044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19-08-29 [ 发布日期 ] 2019-08-29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19-0044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19-08-29
[ 发布日期 ] 2019-08-29

重庆市文物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职能职责。负责管理全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协调指导全市文物保护、考古和重大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文物资源调查。负责推荐、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指导全市文物考古工作和考古成果评审及文物鉴定。拟订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承担全市博物馆业务指导和规划管理工作。指导、督查全市文物、博物馆安全,承担文物行政执法监督等职责。

    (二)机构设置。重庆市文物局内设综合处、文物处、博物馆处、安全与督察处4个处室。

    (三)单位构成。从预算单位构成看,纳入本部门2018年度决算编制的二级预算单位主要包括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等5个事业单位,其中正厅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个,分别是: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3个,分别是: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四)机构改革情况。按照重庆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本部门涉及机构改革,对此专门说明如下: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渝委发〔2018〕53号),将市文化委员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加挂市文物局牌子,内设机构由综合处、文物处、博物馆处、安全与督察处调整为革命文物处、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文物督察处。本部门不涉及财政财务调整情况。

   二、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1.总体情况。本部门2018年度收入总计49,913.11万元,支出总计49,913.11万元。收支较上年决算数减少3,628.60万元、下降6.78%,主要原因是2018年年初结转比2017年年初结转减少3,599万元,使用结转资金相应比2017年减少。本部分的收入总计包括收入合计、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年初结转和结余,支出总计包括本年支出合计、结余分配、年末结转和结余。

    2.收入情况。本部门2018年度收入合计34,254.63万元,较上年决算减少29.82万元,下降0.09%,收入水平与上年基本相当。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8,109.02万元,占82.06%;事业收入4,972.30万元,占14.52%;其他收入1,173.31万元,占3.43%。此外,年初结转和结余15,658.49万元。

    3.支出情况。本部门2018年度支出合计35,651.3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109.90万元,下降5.59%,主要原因是使用上年结转资金减少,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其中:基本支出13,034.89万元,占36.56%;项目支出22,616.46万元,占63.44%。此外,结余分配531.72万元。

    4.结转结余情况。本部门2018年度年末结转和结余13,730.0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016.56万元,下降12.81%,主要原因是按照预算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大了预算的执行力度。

    (二)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1.收入情况。本部门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28,109.0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728.62万元,下降5.79%。主要原因是三峡后续工作项目收入减少。较年初预算数增加3,784.33万元,增长15.56%。主要原因是年中追加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396万元、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413万元、博物馆纪念馆绩效考核专项资金700万元、文博公益场馆改善条件及设施维修设备购置专项资金1,240万元等。此外,年初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12,820.93万元。

    2.支出情况。本部门2018年度财政拨款支出30,088.2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3,740.09万元,下降11.06%。主要原因是年初结转结余资金使用较上年减少以及三峡后续工作项目支出减少。较年初预算数增加2,243.03万元,增长8.06%。主要原因是年中追加了部分项目经费支出,如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等。

    3.结转结余情况。本部门2018年度年末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10,841.7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067.32万元,下降16.01%,主要原因是加大了预算的执行力度。

    4.比较情况。本部门2018年度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支出63.18万元,占0.21%,较年初预算数增加63.18万元,主要原因是年中追加安排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经费。

    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000.99万元,占79.77%,较年初预算数增加3,577.05万元,增长17.51%,主要原因是年中追加安排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等单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核经费等。

    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351.87万元,占4.49%,较年初预算数减少30.09万元,下降2.18%,主要原因是支出结构调整,调整了部分预算到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63.58万元,占1.54%,与年初预算数一致。

    5)农林水支出3,632.90万元,占12.07%,较年初预算数减少1,367.10万元,下降27.34%,主要原因是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年初预算未细化项目,年中财政收回预算指标后转移支付到区县。

    6)住房保障支出575.71万元,占1.91%,与年初预算数一致。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8年度一般公共财政拨款基本支出9,138.9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7,637.8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889.27万元,增长13.18%,主要原因是职工工资正常调标及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费支出增加。人员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公用经费1,501.0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108.75万元,下降6.76%,主要原因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减少相应公用支出减少。公用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委托业务费等。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18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结余7,600.35万元,年末结转结余6,967.45万元。本年收入3,00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3,843.00万元,下降56.16%,主要原因是三峡后续工作项目收入减少。本年支出3,632.9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019.56万元,下降35.73%,主要原因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后续工作项目支出减少。

三、“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本部门“三公”经费支出共计267.18万元,较年初预算数减少110.82万元,下降29.32%,较上年支出数减少79.74万元,下降22.99%,主要原因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按照只减不增的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全年实际支出较预算和上年支出数均有所下降。二是严格落实公车使用规定,加强公车使用监管,公车运行维护成本大幅下降。三是强化公务接待支出管理,严格遵守公务接待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格控制陪餐人数,对应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一律由接待对象自行支付,公务接待费大幅下降。四是进一步规范因公出国(活动,因公出国(境)费用上年大减少

  (二)“三公”经费分项支出情况。

  2018年度本部门因公出国(境)费用77.69万元,主要是用于赴美国自然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访学、专业交流等。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减少4.31万元,下降5.26%,主要原因是进一步规范因公出国(境)活动,严控出访人数。较上年支出数减少32.24万元,下降29.33%,主要原因是因俄方工作进度滞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暂停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

  公务车购置费0.00万元,本单位2018年度未发生公务车购置费。费用支出与年初预算数、上年支出数均一致。

  公务车运行维护费157.72万元,主要用于基层单位开展业务工作所需车辆的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减少62万元,下降28.31%,较上年支出数减少37.84万元,下降19.35%,主要原因是严格落实公车使用规定,严禁公车私用,公车运行维护成本大幅下降。

  公务接待费31.77万元,主要用于接待来渝指导与交流文物保护工作的各类文物专家、学者。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减少44.23万元,下降58.20%,主要原因是局系统强化了公务接待支出管理,严格遵守公务接待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较上年支出数减少9.65万元,下降23.30%,主要原因是继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控制公务接待费用。

  (三)“三公”经费实物量情况。

  2018年度本部门因公出国(境)共计14个团组,26人;公务用车购置0辆,公务车保有量为60辆;国内公务接待332批次5,399人,其中:国内外事接待0批次,0人;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0人。2018年本部门人均接待费58.84元,车均购置费0.00万元,车均维护费2.63万元。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2018年度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61.65万元,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开支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培训费等。机关运行经费较上年决算数增加45.04万元,增长38.62%,主要原因是市财政提高公用经费定额标准。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60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3辆、机要通信用车2辆、应急保障用车18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离退休干部用车1辆,其他用车36辆,其他用车主要是红岩联线景区导游车辆。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9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8台(套)。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2018年度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8,280.18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990.56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3,367.37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1,922.25万元。主要用于采购文博公益场馆物业服务和场维修工程,文物保护专项设备购置等。

五、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资金16,803万元,无重点绩效评价项目。

  (二)绩效目标自评结果。

  市级文物保护与利用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自评综述: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较好,设定的绩效目标全部完成。项目全年预算数为3,000万元,执行数为2,284万元,完成预算的76.1%。主要产出和效果:一是实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维修工程13个;二是完成文物安全设施建设项目2个;三是完成重要展览陈列项目5个;四是实施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等保护性工程2个;五是征集文物和其他藏品2966件/套;六是2018年全市82家免费开放博物馆参观人次达3160万。发现的问题及原因,一是部分区县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耗时过长导致项目进度滞后;二是资金执行率远低于项目进度,主要原因是文物保护工程类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资金需全面竣工验收后才能支付到90%,决算后仍要保留部分资金作为质保金。因此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项目督查督办;二是实时开展专项检查。

  绩效目标自评具体情况见下表:

专项(项目)名称

文物保护与利用专项

负责人及电话

周大庆13908278635

主管部门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实施单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项目资金(万元)

年度资金总额:

全年预算数(A)

全年执行数(B)

执行率(B/A)

3000

2283.831

76.13%

年度总体目标

年初设定目标

全年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维修工程10个以上、文物安全设施建设项目2个以上,重要展览陈列项目2个以上,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推动我市文博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维修工程13个以上、文物安全设施建设项目2个,重要展览陈列项目5个,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推动我市文博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绩效

指标

指标名称

年度指标值

全年完成值

完成与否
(填是或否)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是否核心指标(填是或否)

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

2

5


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工程数量

2

2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数量

10

13


征集文物和其他藏品数量

30

2966件/套


博物馆免费开放全年参观人数

2000万人次

3160


新开放修缮后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

5

7


文物保护工程验收合格率

100%

100%


博物馆免费开放满意度

85%

100%


说明

(三)以部门为主体开展的绩效评价结果。

重点绩效评价的项目为2018年度重庆市博物馆绩效考核评估报告(见附件)。

(四)以市财政局为主体开展的重点绩效评价结果。

     六、专业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的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经费、从非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以及行政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填列在本项内。

    (五)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不包括事业单位净资产项下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七)结余分配:指单位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根据《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财教[2012]32号)规定,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结转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不包括事业单位净资产项下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其中:人员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指政府收支分类经济科目中除“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外的其他支出。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等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护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十四)工资福利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十五)商品和服务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

   (十六)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十七)其他资本性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非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构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持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

    七、决算公开联系方式及信息反馈渠道

本单位决算公开信息反馈和联系方式:67705675

附件

2018年度重庆市博物馆绩效考核评估报告

一、博物馆绩效考核评估工作概述

为切实加强对重庆市博物馆的规范管理,指导其不断提高运行水平,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我市自2012年启动开展了全市免费开放博物馆绩效考核工作,2019年首次将全市所有博物馆绩效考核结果纳入对区县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考核范围。今年1月,重庆市文物局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重庆市博物馆绩效考核评估。相关工作按照自评申报、专家评审、抽查复核、统一公布结果的程序开展,重点考评博物馆基本情况、公共服务、文化传播、学术活动、陈列展览、综合管理等方面工作。为确保评估工作公平和公正,市文物局在统一部署、加强领导的同时,强化了对评审专家组工作的监督。

依据评估标准,经评审专家组考核打分,全市89家参评博物馆总分平均值为70.36分,其中90分以上的博物馆6家,占比 6.67%;80-89.9分的博物馆21家,占比23.23%;70-79.9分的博物馆17家,占比18.89%;60-79.9分的博物馆38家,占比 42.22%; 60分以下7家,占比 8.89%。

二、“基本情况”评估分析

此项主要考核各博物馆财务收支情况,特别是考核博物馆财务制度是否健全、财务资料是否规范完整、项目预算及资金投向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博物馆总体规模与年度资金投入、支出是否匹配等。从89家博物馆的考核评估情况来看,各馆财务管理制度基本健全,财务资料较为规范,2018年各馆免费开放资金投入方向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未发现违规、违纪使用免费开放经费的情况。

三、“公共服务”评估分析

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是衡量博物馆职能发挥的重要指标,作为全市博物馆运行绩效评估,公共服务也是此次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方式、方法和覆盖面,得分权重占整个评估指标体系的27%,主要从观众人数、参观服务提升情况、志愿者服务、文创开发、公众调查等五方面进行考核。

(一)考核评估结果分析

1.“公共服务”之“观众人数”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开放天数、每平方米观众载量、讲解等。根据本次评估的数据统计,全市绝大多数博物馆全年向社会开放天数均在保持310天以上,2018年全市89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人数3318.23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979.25万人次,讲解30.4525万场次,免费讲解15.7145万场次。总体来看,免费开放后,我市博物馆参观人数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市民享受到了博物馆免费开放成果。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特别是革命纪念馆观众人数和讲解场次相对稳定,观众数量也较大,而小型博物馆特别是非国有博物馆年接待观众人数和讲解场次相对较少。

2.“公共服务”之“参观服务提升”考核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参观服务配套服务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改造、提升方面的情况。从评估结果看,全市89博物馆的参观服务配套设施总体较好,但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状况。评为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博物馆、大中型综合博物馆、新建博物馆服务设施普遍较好,而小型博物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配套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3.“公共服务”之“志愿者服务”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利用社会资源为博物馆观众和博物馆发展服务的开展情况。根据评估数据统计,全市89家博物馆共有志愿者10876人,服务时长达134975小时,志愿者人数比2017年增加2000人,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从志愿者分布看,大多数志愿者主要集中在一、二级博物馆,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万州区博物馆等。部分区县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非国有博物馆拥有志愿者较少。从志愿者提供服务范围看,绝大多数博物馆的志愿者主要为观众提供了讲解、引导、咨询等基础服务工作,而参与博物馆其它业务工作的相对较少。

4.“公共服务”之“文创开发”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利用独特的藏品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在满足公众把博物馆记忆带回家的愿望同时,利用创意产品开发带动文博产业发展的情况。根据评估统计数据,89家博物馆2018年累计开发文创产品487类近10万件,无论是文创产品的类别和数量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5.“公共服务”之“公众调查”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在征集公众意见,并根据意见改进工作的情况。从本次评估结果看,各博物馆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公众调查,并根据公众调查的结果和观众的需求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但部分博物馆存在调查方式单一等问题

(二)“公共服务”工作建议

从评估结果看,全市各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逐年提升,这与我市持续不断的推进运行绩效评估密不可分。建议:一是各博物馆应根据自身资源差异,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服务资源相对缺乏的博物馆,应考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而资源相对充足的博物馆,在考虑如何将目前资源利用好的同时,要在公共服务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上下功夫。二是在观众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上,应积极主动对照国家出台的博物馆定级标准、旅游景区创建评定标准,改善软硬件设施,为观众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参观环境。三是要加强博物馆与创意设计单位深度合作,以委托设计、生产,博物馆自行销售或授权等形式,开发出具有文物元素、时代特色的创意产品

四、“文化传播”评估分析

“文化传播”是博物馆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职能。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传播弘扬历史文化的方式、途径、效果等,得分权重占整个评估指标体系的30%,主要从互联网+、青少年教育、巡展活动、馆校共建等四方面进行考核。

(一)考核评估结果分析

1.“文化传播”之“互联网+”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现代传播手段的利用以及与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合作等。根据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看全市89家博物馆在利用互联网+方面出现了可喜的进步。多数博物馆均在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社会人群接受信息方式的变化,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向社会发布开放、展览、教育活动、藏品等信息及工作动态。公众通过博物馆网站,可查询馆藏文物高清大图,收听观看虚拟展览、视频讲解等虚拟服务,实现了文物资源的共享。

2.“文化传播”之“青少年教育”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效果等。综合本次评估的整体数据,全市博物馆社教专用场地共计125471平方米,开展社教活动5712次,参加人数达442.51万人次;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以往有所进步部分博物馆设置有专门的教育部门或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部分场馆配置专门的教育活动空间。教育活动内容设计做到紧扣本馆文化特色和藏品特色,在助力文化传播上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作用。

2.“文化传播”之“巡展活动”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巡展的开展及实施效果。综合此次评估数据,全市博物馆2018年开展巡展共计3328场次,惠及民众426.8万人次。从全市博物馆开展情况看,主要开展博物馆展览和教育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活动,2018年重点在深度贫困乡镇开展巡展,助力文化扶贫,同时扩大了博物馆服务范围。从类型看,大中型博物馆推出的展览主要以历史知识、文物知识等类型为主,小型博物馆或非国有博物馆推出的是宣传、介绍其本馆信息为主的宣传型展板。

2. “文化传播”之“馆校共建”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推进馆校共建的情况及效果。根据评估数据统计,2018年全市博物馆与中小学校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共386份;平均每座博物馆与4家中小学校签订共建协议。

(二)“文化传播”工作建议

从评估结果看,全市各博物馆在互联网+、青少年教育、巡展、馆校共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互联网+方面比2017年有了较大的进步。建议:一是博物馆不断寻求资金、引进互联网人才,补上互联网短板,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二是在签订馆校共建协议时除确定具体执行部门和人员外,应将馆校互动内容、频率、时间安排等作明确规定。三是通过培训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人员工作水平。

五、“学术活动”评估分析

学术活动主要考核各博物馆的学术科研能力,包括发表学术文章数量、刊物级别、组织和参与学术会议、学术科研激励机制的建立和执行等,此项得分权重仅占整个评估指标体系的7%,主要从“项目与成果”“学术会议”等两方面进行考核。

(一)考核评估结果分析

1.“学术活动”之“项目与成果”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学术研究奖励机制与学术研究成果。从评估申报材料的统计数据看,全市89家博物馆2018年省级(含)以上研究项目86项,国内横向56项,省部级以上获奖项目15项;出版专著35部、图录19部、科普读物11种,发表各类论文509篇,获批专利5项。

2.“学术活动”之“学术会议”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从评估申报材料统计数据看,全市89家博物馆举办国际学术会议5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3人次,举办国内区域学术会议374545人次。全市博物馆学术科研交流活动处于活跃和频繁状态。

(二)“学术活动”工作建议

从评估申报材料数据看,全市89家博物馆在学术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较为丰硕,学术交流处于活跃和频繁状态,但学术科研人才、学术成果分布不平衡,整体学术科研能力和水平仍需提高。建议:一是提高博物馆管理者对学术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提高科研人才利用率,使科研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要强化学术科研成果的转化,切实发挥支撑作用。

六、“陈列展览”评估分析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传播文化、服务社会”基本功能的主要途径,是吸引观众的最好载体,也是观众评价一个博物馆办得好否最直观的方式。“陈列展览”作为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得分权重占评估指标体系的15%,主要从“基本陈列”“临时展览”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一)考核评估结果分析

1.“陈列展览”之“基本陈列”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固定陈列的特色、规范、更新、维护以及观众认可度。从评估申报材料看,全市89家博物馆对基本陈列展览普遍比较重视,通过展览体现博物馆的办馆宗旨,突出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反映博物馆的藏品特点。

2.“陈列展览”之“临时展览”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年度临时展览推出、引进的数量及频率。从评估申报材料的推进数据看,2018年度推出引进各类临时展览242个。

(二)“陈列展览”工作建议

从评估申报材料看,全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无论是基本陈列还是临时展览,比前几年有了较大的改善,整体发展趋势向好。建议:一是藏品资源丰富的博物馆应更加重视馆藏文物的研究和利用,不断推出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和藏品特点的原创展览。二是藏品资源相对匮乏的博物馆可通过馆际之间举办交流展览,起到丰富展览内容,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吸引观众参观的目的。

七、“综合管理”评估分析

综合管理是博物馆运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反映了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综合管理”得分权重占到整个评估指标体系的15%,主要考核博物馆“制度建设”、“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等三方面。

(一)考核评估结果分析

1.“综合管理”之“制定建设”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制度体系的建设及完善情况。从评估申报材料看,全市各博物馆对管理制度建设均比较重视,现有的规章制度总体上已较为完善,,包含了行政类、业务类、开放服务类、后勤保障类等多个类别,基本覆盖了博物馆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

2.“综合管理”之“安全管理”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在保障“文物安全、观众安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安消防设施设备的配置,安消防预案、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及演练,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完善等。从评估申报材料看,全市博物馆对安全工作普遍高度重视,能做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安全责任,保障博物馆参观和馆藏文物安全,全年未发生文物安全和观众人身安全事故。在安全管理上,各馆建立的安消防制度都较为齐全,且能严格执行安全监管措施,及时更换或增设安消防设施设备,使博物馆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得到提高。有些做法尤其值得提倡,如将安全责任追究制落实到各工作岗位,要求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充分担负起安全管理的责任。

3.“综合管理”之“人才队伍”评估分析

此部分主要考核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情况,重点考查博物馆人才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变化以及职工培训、进修开展情况。从评估申报材料看,目前,全市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各博物馆尤其是区县博物馆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在职培训、进修等多种措施,使其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在员工培训方面,全市博物馆累计举办馆内培训1234次,馆外培训1238次。

(二)“综合管理”工作建议

一是各博物馆应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综合制度、专项制度和规范性操作流程等各个层级制度的有效衔接,使之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机制,特别是针对免费开放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突发事件、公共安全等情况制定相应预案并开展演练,使演练制度化、常态化。三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同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每年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会。

八、结语

近年来,我市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览展示、开放接待服务、社会公众教育、文创产品开发、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市博物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在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结合此次考核评估结果,对推动我市博物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做好文物保护利用与传承。博物馆事业要更加主动开放大局,更加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加强博物馆基础研究工作。着力抓好博物馆基础理论研究,对博物馆自身规律、博物馆与外部关系、博物馆学科建设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要主动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与学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交流与合作的自觉性、计划性。

四是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要努力把专业性和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合理运用科技手段增强博物馆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充分展示博物馆文化的独特魅力。陈列展览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要充分体现博物馆的研究和学术思想。

五是增进博物馆与各界联合协作。盘活馆藏资源,实现互利共赢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博物馆间,包括博物馆与考古发掘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

六是拓展对外交流的广度和力度。博物馆是文化客厅,文物更是金色名片,通过展览交流促进不同文明、文化间的理解、包容和欣赏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合所述,博物馆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博物馆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藏品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附件:1.原文物局2018年收入支出决算总表.xlsx

附件:2.原市文物局2018年收入决算表.xlsx

附件:3.原市文物局2018年支出决算表.xlsx

附件:4.原文物局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xlsx

附件:5.原文物局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xlsx

附件:6.原文物局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xlsx

附件:7.原文物局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xlsx

附件:8.原文物局2018年部门决算相关信息统计表.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