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1-01519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1〕243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21-11-24 [ 发布日期 ] 2021-12-07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1-01519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1〕243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21-11-24
[ 发布日期 ] 2021-12-07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135号提案的二次复函

渝文旅函字〔2021〕243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0135号提案的

二次复函


尊敬的鲜艳委员:

您提出的《立足高质量发展 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第 0135号),在第一次复函的基础上,各协办单位共同努力,高标准推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现将落实情况回复如下

一、今年以来开展的工作

(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深入推进

召开川渝文旅融合发展协作专题工作会,联合四川协同文化和旅游部编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联合四川发起成立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携手四川省阿坝州政府共同举办川渝9+3精品景区旅游产品发布会。联合举办首届巴蜀合唱节、川渝非遗绣活大赛、川渝“阅读之星”诵读大赛等节赛。推动川渝两地广播电视协同联动,合作上线《双城记》频道,开设《慢直播》《双城大事件》《对话双城》等栏目版块,推进专题节目《奔腾之歌—重走成渝线》的拍摄制作。联合主办沉浸式剧本杀全国交易大会暨成渝剧本杀联展,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名店家和160余家发行单位,共发行了300余个剧本。

(二)“一区两群”文化旅游发展不断突破

着力打造三大旅游品牌,研究制定“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发展升级版实施方案。聚焦“大都市”,召开主城都市区协作组织2021年第一次联席会议,完善规划引领体系,开展《长嘉汇大景区规划》编制;加强“两江四岸”重点文物保护利用,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努力打造世界级都市旅游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聚焦“大三峡”,印发实施《重庆长江三峡地区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继续实施旅游营销奖励,启动高铁旅游宣传造势,支持游轮企业新打造2艘星级游轮并下水首航,助力三峡游轮旅游复苏。聚焦“大武陵”,以“山水同源·武陵同梦”为主题,举办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开展了高峰论坛、招商项目推介签约、精品景区及(非遗)特色商品展、草原音乐晚会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武陵山区域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80余个市(州、区、县)政府、文旅部门及文旅企业1100余人参会参展,实现招商引资签约总金额达1432.75亿元。

(三)文旅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稳妥推进

先后组织赴无锡、杭州、上海、南昌、深圳等地开展专题招商15次,举办招商推介30次,协议引资110亿元。开展2021重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供需对接会,现场签约28个文旅项目达249亿元。加快推进93个市级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68.78亿元;截至目前实际完成投资80.2亿元,投资完成率47.5%。长江艺术湾区、涪陵北山国际文旅康养度假区、中国·武隆懒坝LAB、重庆白俄罗斯风情小镇项目等推进顺利;十八梯传统风貌街区、磁器口后街等建成开放。抓好温泉产业基础建设,建立全市温泉产业项目跟踪平台,全市在建、拟建项目合计26个,总投资概算381.72亿元。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断优化

建立国家5A级景区创建名录库,形成5A级景区创建梯队,加快奉节白帝城·瞿塘峡、巫山巫峡·神女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步伐。成功创评国家4A级景区4个,国家3A级景区7个。完成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形成《重庆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系列成果,建立重庆市旅游资源数据库。南川区等6个区县被认定为第二批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指导缙云山—北温泉、万盛黑山、石柱黄水、长寿湖等旅游度假区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提档升级。研究制定《利用存量闲置房屋发展旅游民宿试点方案》,成为全国盘活存量闲置房屋、推动旅游民宿发展的创新性举措。

(五)文旅宣传营销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推出“打卡巴渝美景”全媒体推介活动打造新景新名片,开展“重庆有美景”短视频形象展示活动,重庆成为“五一”“十一”期间抖音网友打卡数量最多的城市。打造重庆文化旅游国际交流服务平台,为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在华涉外机构提供“全链式”和“一站式”服务。高质量完成“欢乐春节”“部省合作计划”“美丽中国”等国际品牌活动推广任务。开展海外线上宣传,各外宣平台用户持续增长,各媒体平台累计曝光7.15亿次,各平台累计互动6277.3万次。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打造Why Do We Love Chongqing (我们为什么爱重庆)5集英文短视频,获新华社等媒体推送。深化实施“百城推广行动”和“百媒推广行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六)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复苏

举办第七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和2021年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同步组织6大主题30余场配套活动,吸引30个省区市、9家驻蓉驻渝使领馆和旅游推广机构,上千家文旅单位参展参会,撬动文旅消费8200万元。举办第六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季拉动消费超过5000万元。开展“2021年新春有礼温泉惠民”消费月、“康疗养生,温泉更要夏天泡”—重庆市民免费泡温泉活动,全市19家温泉企业温泉接待人数32万多人次,温泉经营总收入5600多万元。完成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推荐申报,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成功入选。授牌7个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家单位进入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公示,数量位列全国前茅。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的文旅消费目的地

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出十大精品旅游线路;探索开行成渝旅游专列,推动两地资源共享、游客互送;共同举办巴蜀文化旅游论坛等重大节会活动和行业研讨活动,联手打造一批国家文化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扩大巴蜀文化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打造“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发展升级版,主城都市区着力推动长嘉汇大景区创建,提升打造“两江四岸”和广阳岛,全面提升主城都市区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核心吸引力。渝东北城镇群持续打好“三峡牌”,规划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文旅品牌,依托万州北站建设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加强高铁旅游宣传推广,举办好世界大河歌会、长江三峡旅游节,持续推动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渝东南城镇群加快武陵山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区域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协调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大力拓展新型文旅消费空间

一是打造都市演艺集聚区。依托地标性演艺场馆,发展中高端演艺市场。引导文创园区、城市综合体、传统风貌区、特色街镇、艺术院团驻地等配建多功能演艺小剧场,活跃都市驻场演艺。支持开发沉浸式、互动式创新演艺项目,拓展线上演播新市场。二是建设“1+N”舞蹈及音乐产业发展体系。高规格建设“一中心”——重庆国际舞蹈艺术中心,引进中国舞协顶尖舞者成长学院、街舞联盟总部(基地)和市级舞蹈专业院团排演基地,打造多元化演艺场馆集群。着力发展舞蹈、音乐产业“多园区”,做强舞台艺术演艺、赛事节会、创排服务、舞美服务、艺术培训、学术咨询、研学体验、艺术旅游等全产业链业态。三是加快推进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建设。围绕打造国际美术公园、长江音乐厅等世界级艺术地标,形成九龙美术半岛和钓鱼嘴音乐半岛两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全国重要的当代艺术、音乐演艺、文化用品、艺术培训、艺术活动和艺术研学旅游消费集聚区。四是加快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全国石刻石雕优秀匠人、落户优质企业、配套优厚政策、培育优势集群,形成石刻石雕产业多元化、多层次、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力争打造成为巴渝传统工艺产业化典范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五是建设重庆文创产品研发中心。搭建集文化资源共享、创意人才服务、设计成果转化、文创企业孵化、市场推广营销于一体的研发平台和创业空间,促进文物“活化”利用,探索有效的IP授权、挖掘创意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文博场馆与文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发实用性、审美性、趣味性和纪念性兼备的文创产品,组织开展“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和市场效益。

(三)着力打造文旅消费拳头品牌

围绕线上数字化和线下体验化,打造有地域特色和市场优势的拳头品牌。线上,大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用好国家级平台和资质牌照,打造两江新区和临空片区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多点建设文化科技平台和创新创意空间,做大数字阅读、数字影音、动漫游戏等品牌集群和市场规模。推动广电媒体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继续推进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发挥“两江云”市级平台核心作用,促进区县融媒体中心与市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突破5G应用创新,推进市级电视频道全面高清化和全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积极支持推动“中国视听大数据”成果运用。线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建设历史、抗战、革命、工业、自然“五大博物馆群”,加快推进红岩文化公园、开埠文化遗址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持续推进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高星级酒店创建和评定,持续创建推出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增加个性化、集群化的优质旅游民宿供给,推动三峡游轮、两江游船升级拓展;落实“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持续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引导旅游目的地导入沉浸式体验新业态,增强旅游体验感,打造新一代文旅融合精品。

(四)大力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活力

持续推进“四季”文化旅游宣传,赴上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开展《巴山渝水踏歌行》重庆文旅全国巡回推介活动。整合国家、市级和区县资源,发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世界旅游联盟、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等国际性旅游组织的平台优势,合作开展重庆文旅交流推介活动。坚持举办文旅重大品牌博览会和节会活动,逐年提升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中国温泉产业博览会等办展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大河歌会、中国原生民歌节、三峡国际文化旅游节、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舞动山城”国际街舞大赛、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以及各类艺术舞台展演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支持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黄桷坪新年艺术节、重庆南滨国际戏剧节、金瓦奖/木兰奖亚洲设计美学盛典等一批特色品牌文旅活动提档升级。

此函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年11月24日


(联系人:王榆;联系电话:6770515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