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46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137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03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46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137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成文日期 ] | 2024-06-03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86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4〕137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861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谢洪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打造成渝地区康养基地的建议》(第0861号)收悉。经与大足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林业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国家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国民度假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和旅游部将旅游度假区发展作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标志着旅游度假区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截至目前,全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63家,我市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市级旅游度假区30家。
龙水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足区东南部、巴岳山西侧山麓,度假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坐拥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玉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两大国家级资源,与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以及香国公园、棠香人家等大足区其他精品景区景点一道构成了“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文旅发展新格局。当前,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正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聚焦“欢乐龙水湖、养生巴岳山、幸福嘉年华”的旅游业态,主打“生态、人文、活力”三张牌,策划了度假观光、运动休闲、生态康养、创意夜游、研学修行、主题节会等6大系列、60余个项目,构建“全景式、全天候、全家福、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体系。其中,温泉水世界、松鹤岛户外运动公园等文旅项目已建成投用,天下大足5G电商直播基地、龙水湖育才中学、后勤基地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毕。此外,龙水湖旅游度假区致力于依托其得天独厚的休闲康养条件,推动旅游业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满足游客和市民日益增长的康养体验需求。2023年,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了一批水上游乐项目,全线贯通环湖步道,投用西子湾国际假日公园(一期),引领康养休闲度假新体验。
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市级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龙水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规划引领、用地保障、工作指导、宣传推广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推进康养产业发展,打造康养基地。
一、加强规划引领。一是将龙水湖片区发展纳入市级层面相关规划。支持大足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将其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强顶层设计引领。牵头编制《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支持大足龙水湖作为都市圈康养主题游精品景区进行打造。联合四川省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印发《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支持提档升级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二是提供龙水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指导。结合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新标准、新要求,加强对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原规划的优化指导,对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的定位、目标与发展战略、空间结构或功能分区、旅游度假产品、公共服务体系等进行系统谋划。结合创建单位需求,可组织规划专家和市级相关部门召开度假区总体规划评审会,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等相关市级部门参与,推动度假区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确保符合相应管控要求,促进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三是落实相关规划发展森林康养旅游。落实《森林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森林康养发展规划专项规划(2018—2025)》《关于促进森林康养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要求,指导大足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
二、加强政策保障。一是出台政策措施规范医养服务发展。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的通知》等文件,打通制约当前医养结合深入推进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稳步发展。二是指导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保障发展空间和用地。指导大足区将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在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中,作为重点功能片区进行打造,保障了约2平方公里的城镇开发边界,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布局了商业服务配套、康养居住等用地,为康养基地所需的中医养生体验馆、康养旅居等各类经营性项目提供了用地空间。接下来,将指导大足区结合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发展需求开展实用性村规划编制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开发边界外的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有序补充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用地,保障可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布局的公厕等旅游服务配套的非经营性项目的用地空间,逐步完善龙水湖旅游度假区配套,并结合集体土地入市,最大限度地做好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空间和用地保障。三是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助力大足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累计安排中央资金超4.5亿元,支持大足石刻游客中心、龙水青少年宫片区棚户区改造等20余个项目建设,为大足区旅游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加强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度假区创建指导。在旅游度假区创建过程中,根据区文化旅游委和度假区管理机构需求,及时组织业务处室和相关专家提供指导服务。对照国标,对创建工作方案予以指导,提出优化建议;选派专家赴现场开展创建指导,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困惑,提出参考意见;将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纳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名单,加强调度和协调,清单化、事项化推进创建重点任务和项目,提升创建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支持打造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事宜。原国家旅游局已发布行业标准,经了解,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没有具体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文化和旅游部正在谋划中,待相关政策和评价细则出台后,我们将积极支持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开展创建工作。三是指导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积极推进《重庆市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公园保护与利用工作导则(试行)》有关政策落地。支持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支持龙水湖积极申报市级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
四、加强宣传推广。一是加强媒介、节庆营销活动宣传。利用市级各类媒体对大足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支持龙水湖结合实际举办各类文旅节庆活动,提升龙水湖的知名度,引导龙水湖参与全市重点营销活动,逐步扩大龙水湖在客源市场的吸引力。二是推动川渝文旅合作联动。实施“百万职工游巴蜀”活动,将大足石刻等景点纳入其中予以推介;推动大足石刻研究院与安岳石窟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研究、传承利用、重大科研等方面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指导大足资阳联动共同参与策划“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活动品牌,共同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摄影联展,互邀参加文旅活动10余次;携手四川发布“龙腾中国年·新春游川渝——2024川渝精品旅游线路”,将大足石刻纳入“石窟石刻主题游”线路重要节点面向全国推广,辐射带动龙水湖片区扩大影响力,助推龙水湖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下一步,将推动龙水湖度假区通过建立医养联合体或医养联盟,发展社区医养中心,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创建,着力打好“康养牌”,进一步丰富度假区文旅产品,进一步满足康养度假市场需求。一是围绕温泉康养,实施龙水湖温泉疗养中心及医疗康养中心项目,利用龙水湖南门土地100亩,建设10000平方米的医疗康养中心。二是新建新胜时光康养胜地项目,一方面依托森林康养,以巴岳山新胜茶场2100亩茶园为核心,集中规划建设禅茶康养胜地;另一方面充分盘活原渝西监狱建筑资源100亩,新建禅茶康养中心,推进康复理疗与中医疗养融合。三是建设溜水小河片区野奢星空露营基地,分片区打造康养、研学、团建、露营项目。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冉华章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3日
联 系 人:谭丽娟
联系电话:63013602
邮政编码:401123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