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191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5〕202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 成文日期 ] | 2025-04-22 | [ 发布日期 ] | 2025-07-09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191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5〕202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7-09 |
[ 成文日期 ] | 2025-04-22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944号建议答复的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5〕202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944号
建议答复的函
项虹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第0944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市级部门,以及涪陵区、武隆区、丰都县人民政府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用好政府投资优惠政策,支撑‘中国水文博物馆’等重大文化载体项目建设”办理情况
经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反馈:因提级论证重点审核项目投资范围、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与投资造价等,中国水文博物馆建设内容无法规避“楼堂馆所”问题,原则上不能通过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议可从三种通道,确保项目通过立项审批:一是等待国务院取消对重庆的重点省份债务管控;二是通过相关审批同意,可不开展提级论证;三是由国家部委出具全额使用中央补助资金的证明,可不进行提级论证,直接由重庆市按规定程序审批。鉴于中国水文博物馆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全额使用水利部专项资金问题,市水利局已向三峡司进行汇报沟通,请示拟利用三峡后续专项资金。目前,重庆市正在按照“水利部全额出资,不开展提级论证,直接由重庆市按规定程序审批”的工作思路,已向水利部报送商请出具中国水文博物馆(筹)主体建设工程全额专项资金投入证明的请示文件。同时,积极指导涪陵区加速开展可研编制、交通线路组织影响和文物影响评估等前期工作,全力提速前期工作进度。
二、关于“用好规划金融优惠政策,支持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旅游综合目的地”办理情况
将开展涪陵—武隆—丰都等区域快速连接道规划研究等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提档升级景区景点、培育国际化文旅产品等方面予以支持。《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进一步优化文旅产业空间布局,为建设具有山地特色魅力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保障发展空间需求。市文化旅游委相继制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措施,将武隆区等区县定位为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明确提出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标杆。建立金融对接机制,定期向中国银行对接融资需求清单,截至2024年,涪陵、武隆、丰都三地文化和旅游企业金融贷款余额90.55亿元。加快制定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提档升级大仙女山旅游环线,精心设计“文博研学、避暑康养、徒步探秘、文化溯源、舌尖美食、演艺沉浸”等精品主题游线,三地文旅部门持续强化市场联动、合作营销,增强旅游影响力,做大游客总量、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三、关于“用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支持相关文旅企业加速向融合发展示范区聚集”办理情况
一是搭建招商平台。依托文化和旅游部精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开展市级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推介会,并通过市文化旅游委官网“招商推介”专栏进行宣传,美心红酒小镇“高速+泡桐村”、羊角温泉不夜城等一批文旅项目顺利推进,成功打造“夜游酆都城”“仙境南天湖”等新业态,推出南天门、孟婆庄、三生石等20余个文化体验新场景,签约招商项目8个,签约金额 81.15 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4个,实现投资到位约 21.76亿元。二是壮大文旅产业平台。《印象武隆》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武隆天生三桥影视基地入选首批市级影视基地,《749局》取景816工程,“滨滨”“妮妮”等亚冬会吉祥物交付43万件,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达到3亿元,不断引导优质文旅企业集聚。三是不断扩大文旅消费。大木花谷等15项旅游资源入选4条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仙女山荆竹村入选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信用消费”激发文旅市场活力》获全市改革创新奖、《探索推进信用经济试点优化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获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 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等,营造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关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办理情况。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指导三地对交通体系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划预控,规划涪武高铁连通涪陵—武隆,规划渝宜高铁、渝万高铁连通涪陵—丰都,规划丰都—南天湖—仙女山机场— 武隆高速公路,接入沿江高速连通涪陵,同时还规划武隆仙女山—涪陵武陵山—丰都南天湖快速路环线(沿528省道—653国道—520省道),打造串联涪丰武的大仙女旅游快速路环线。
下一步,我们将吸纳您的宝贵建议,对标创建目标要求,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加快推进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在《重庆市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十五五”文化旅游发展相关规划中,突出三地在全市文旅发展格局中定位,将示范区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内容。统筹开展全市“十五五”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研究,指导相关区县科学确定发展思路、明确发展路径。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发改、住建、规资、交通、农业、金融等部门的政策协同力度,围绕国家有关资金政策明确的投向领域,针对性做好项目策划储备,进一步提升前期工作质量,将符合条件的示范区项目纳入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库,在招商推介、金融对接、交通道路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5A 级旅游景区等载体优势,加大文化创意、导游讲解等方面人才培养交流力度;围绕创建工作重要事项,整合市级相关财政资金,加大三地财政专项保障力度,确保创建工作显成效、出成果;持续落实旅游营销奖励政策、旅行社组客观看驻场演出奖励、入境旅游营销奖励等政策,重点支持旅行社组客前往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旅游消费和引导旅行社组客观看旅游驻场演出,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持续跟踪涪武高铁、大 仙女山旅游环线等相关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此复函已经高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4月22日
联 系 人:周兴廉
联系电话:67705293
邮政编码:401123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