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建议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03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256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25-07-10 [ 发布日期 ] 2025-07-10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03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256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发布日期 ] 2025-07-10
[ 成文日期 ] 2025-07-10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9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5〕256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93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许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巴渝文化长廊建设中开通“三国文化主题”专列的建议》(第0693号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事业的关心和关注,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委共同研究办理,关于明确专列路线、做好专列配套、强化组织实施事项均已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迭代构建“四梁八柱”,标志性成果不断展现。制定《重庆市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川渝地区文化和旅游改革创新试验区、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总部加快推进。落地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首创协同立法并实施《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白鹤梁等4个项目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挂牌运行。将成渝古驿道等列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公共文化服务重大项目专栏,将大力培育“巴蜀文脉”人文旅游等内容纳入文化旅游“十四五”专项规划,牵头制定《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联合塑造一批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

(二)夯实文化事业根基,文旅融合量质提升。建成“三馆一中心”1.2万个,全市文图两馆一级馆率西部第一。大足石刻“五山”齐开、钓鱼城陈列中心批复落地、老鼓楼遗址公园一期完工,三峡博物馆焕新亮相,区县博物馆全覆盖。魔术《天女散花》获中国杂技最高奖,川渝联创京剧《薛涛》、话剧《谁在敲门》全国巡演。举办营业性演出6.6万场次,同比增长37.5%。

(三)优化升级产品供给,新业态新场景亮点纷呈。培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2个,新增示范基地7个。串珠成链培育国家级精品线路17条。5A景区12家,国家级度假区3家,国家级休闲街区、文旅消费集聚区数量均居全国第2。打造南岸下浩里、万州天生城等新场景800余个、演艺新空间100余家、度假露营地246个。首推“渝味360碗”美食品牌。红色旅游、风貌街区、游轮索道、无人机灯光秀等特色IP出圈出彩。

(四)持续深化铁路建设,出行便捷水平不断提升。我市铁路建设提速推进,建成投用兰渝铁路、渝贵铁路、黔张常铁路、郑万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涪怀二线、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及机场支线、三万南铁路、关坝铁路等一批干支线铁路,完成成渝高铁、渝万城际铁路提质升级改造。全市铁路营业里程突破2800公里,近93%的区县实现铁路覆盖,路网密度在西部排名前列,铁路运输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打造“重庆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精品旅游专列一是由市文化旅游委指导重庆文化旅游集团与四川成都铁路国际商旅集团合作运营,打造“重庆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精品旅游专列,由重庆文化旅游集团长嘉公司出资改造,目前已取得10年列车旅游业务经营权。二是围绕市场需求,深入挖掘并整合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及西北地区优质文旅资源,指导重庆文化旅游集团策划“西南大环线”主题线路。通过有机串联域内知名景区,让旅客一次领略多元文化与自然风光。同时,结合川渝两地实际,将各地的三国文化景点串珠成链,适时打造“三国文化主题”专列线路,实现“坐一次专列,游一趟三国”的沉浸式体验。

(二)多样化丰富专列服务供给。一是优化基础服务。餐饮方面提供巴蜀特色美食及西餐、酒水服务;娱乐方面配置棋牌室、KTV包厢等设施,并组织文化表演活动;购物方面开设特色纪念品商店,销售蜀绣手帕、川剧脸谱、竹编工艺品等巴蜀文化产品,定期推出优惠及限量版商品。二是完善适老化服务。设置医疗室配备随车医生,满足银发群体健康需求;设立“金牌管家”岗位,全程响应游客服务诉求;景区到达时安排旅游专车接驳,并配备专业导游提供现场解说服务。三是拓展文化服务场景。依托全市阅读“一卡通”平台和“高品质文化生活”数字应用,鼓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在列车上开设“列车书屋”,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在途阅读、艺术展演等多样化服务。

(三)加强对旅游专列及其相关活动宣传。加强与品牌餐饮企业、医疗保健机构、老字号企业、演出团队等对接,推动“渝味360碗”特色美食、非遗技艺展示、舞台艺术视频及老字号产品等文旅资源进入列车服务场景,提升服务品质与文化内涵。在全市“春夏秋冬”四季旅游启动仪式等宣传活动上,发布旅游专列相关新闻。在“重庆文旅”自媒体平台上,通过推文、视频等方式发布旅游专列信息。组织新闻媒体开展旅游专列专题报道,持续提升专列宣传热度。

答复函已经高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4月28日

联 系 人:秦雄

联系电话:67274102

邮政编码:4011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