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36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5〕167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 成文日期 ] | 2025-03-23 | [ 发布日期 ] | 2025-07-14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36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5〕167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07-14 |
[ 成文日期 ] | 2025-03-23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74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5〕167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74号
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冉群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志留纪鱼化石科普研学开发的建议》(第0674号)收悉。该建议由我委和市林业局分别办理,结合职能职责,经研究,支持秀山将志留纪鱼化石文化旅游研学路线纳入全市旅游线路进行推广;支持秀山志留纪鱼化石外展,带动“秀山鱼”文创产品开发、传播;将重庆市考古工作站设在秀山博物馆的建议当前尚不具备解决条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支持秀山将志留纪鱼化石文化旅游研学路线纳入全市盘子。
一是指导秀山县文化旅游委,打造以志留纪鱼化石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研学品牌,突出其独特性和科学性。串联秀山文旅资源,将化石研学与秀山现有景点捆绑,形成复合型线路:秀山鱼化石遗址公园(科考)→洪安边城(红色文化)→川河盖草场(生态)→土家民俗村(非遗)→仿真秀山鱼文创基地(消费),设计“一票通”联程优惠,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将秀山志留纪鱼化石文化旅游研学路线纳入全市文旅宣传推广体系,通过市文旅部门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旅游宣传册、宣传片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二是支持秀山将志留纪鱼化石地质文化村向市教育部门申报评定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研学基地,纳入学校开展社会综合实践研学路线和研学点。
二、支持秀山志留纪鱼化石外展,带动“秀山鱼”文创产品开发、传播。
一是协调联合相关科研机构举办讲座、纪录片放映等,强化“秀山鱼”的科学价值与独特性。配合相关单位,在国内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巡展,同步开展线上直播导览,扩大辐射范围。
二是利用文旅部门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旅游宣传平台等渠道,对秀山志留纪鱼化石外展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形式,提高展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秀山鱼”文创产品开发、传播。
三、将重庆市考古工作站设在秀山博物馆,目前尚不具备条件。
重庆已在潼南区建成首个综合性文物考古保护基地(考古工作站),集考古、修复、展示于一体,设施完善且辐射渝西地区。市级资源已优先投入潼南,短期内无需重复建设。秀山博物馆以地方文化展示为主,现有设施难以满足考古工作站对专业设备、文物修复实验室、标本存储等需求。重庆重要考古遗址(如巫山龙骨坡、涪陵小田溪墓群)多集中于长江沿线及渝西地区,秀山缺乏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考古遗存,工作站设立必要性不足。潼南作为渝西枢纽,交通便利且与市级机构合作紧密,而秀山地处渝东南山区,地理偏远,与主流考古区域联动较弱,难以形成高效协作网络。重庆市近年强调“立足潼南、辐射成渝”的考古布局,优先支持潼南基地发展。综上,市级考古工作站的选址需综合考虑资源禀赋、设施条件及区域协作,秀山博物馆目前尚不具备承载条件。
此答复函已经高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3月23日
联 系 人:蔡若飞
联系电话:023—63016220
邮政编码:401123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