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0年,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主线,聚焦聚力重点任务,优化法治供给、提升治理效能、强化法治保障,全市文化旅游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以上率下推动法治建设落地见效。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尊法守法学法用法,始终坚持依规治党、依法行政,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定期召开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学习宪法、法律和法规,专题研究推进宪法贯彻实施、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干部法治素养建设等重点工作,带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化解矛盾、防控风险。二是构建法治思维推动依法履职尽责。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会重要议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谋划推动全市文化旅游法治政府建设的新任务、新举措。委党委书记多次明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全面履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2020年,党委会主任、办公会近百余次审议涉及法治建设重要议题,专题开展民法典宣讲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将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三是制定法治要点推动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制定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要点,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处室。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进一步传导工作压力,委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系统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一是深化简政放权。取消清理审批和中介服务事项78项,向区县划转下放审批事项12项,向高新区下放行政权力58项,放权赋能比例居全市前列。取消资信证明、验资报告等6项证明,网办开通率100%,申报材料均减30%,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均减70%;平均跑动次数减至0.1次以下;立即办比例从无升至8.3%,全面提高审批效能。二是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渝快办”一网通办,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掌上办。公平竞争审查延伸至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制定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细则,全面清理2016年以来政策措施200余件,确保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是推进利企便民。编制和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等5项政务服务制度。涉企政策全面上线政策直通车,有序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开展“最多跑一次”,“力争一次都不跑”便民化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大力推行网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等非接触便民化办公,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三、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增强依法行政力度
一是完善立法供给。召开立法推进会,推动出台实施《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修订《重庆市红岩革命旧址保护区管理办法》,更好加强红岩革命旧址保护,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开展《重庆市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办法》立法调研。及时跟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进度,做好配套立法研究,立法服务保障改革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二是严格规范文件管理。修订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细则》,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核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制度、政策解读制度。三是全面开展清理工作。全面清理涉及“放管服”改革、野生动物保护、营商环境、民法典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成本系统行政权力事项动态清理调整。
四、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有序推进依法决策
一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按照《重庆市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在重大行政决策中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二是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配备4名法律顾问、1名公职律师,重大决策征求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意见。三是健全专家论证制度。制定《专家库管理办法》,组建发展改革、艺术创作、广播电视、文物博物馆、非遗、应急管理等六个类别的专家库,加强对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和风险可控性等论证。四是加强公众参与。推行重大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开广泛征求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
五、强化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一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完成内部整合优化,指导区县完成执法队伍整合重组。二是推进执法程序制度建设。优化“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完善“两库一单”。创新“互联网+监管”执法手段,编制行政检查事项目录清单。制定《四川省-重庆市旅游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完善川渝两地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健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三是严格规范执法检查。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市场“月点评、季通报、年考核”市场整治工作,建立“三层四级检查”机制。市区两级执法机构实现对全市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的巡检全覆盖。
六、坚持法治思维,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强化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件,行政应诉案件2件,妥善处置民事诉讼。二是优化前端风险化解机制。严格规范合同管理,严格审核各类合同,有效防范合同风险。重大纠纷处理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提前介入,切实化解防范风险。三是深化投诉纠纷化解能力。及时妥善处理投诉、信访、集访、负面舆情,有效化解纠纷矛盾。
七、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夯实法治文化建设阵地
科学制定、严格执行2020年普法计划。切实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把普法融入各项管理服务中。组织全委系统参加法治宣传学习、广电法治知识竞赛、民法典知识竞赛。举办全市法治建设培训班、执法培训班等各类法治培训。播出法治类公益广告,开展“阳光重庆”、宪法宣传周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重点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民法典专题讲座、培训、宣传作品征集活动。积极创作依法抗疫主题文艺作品,开展疫情期间“云普法”活动,为企业依法复工复产提供法律保障。累计普法受众达3万人次。
八、紧抓“关键少数”,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建立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长效机制,将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情况与年度述职述廉一并开展。建立旁听庭审常态化机制,抽取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旁听法庭审判。组织新提任领导干部和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集中抽考。组织委系统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考试,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