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旅要闻

坚持系统集成 强化融合赋能 推动重庆市文物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2-06-27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重庆市文物局)


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5908处,登录可移动文物1482489件,其中大足石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涪陵白鹤梁题刻、合川钓鱼城遗址列入申遗预备名单近年来,重庆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科技创新引领大力推进文物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要素投入,助力全市文物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一、重庆市文物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

(一)文物科技考古平台逐步构建考古工作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平台,建成了包含动物考古实验室、植物考古实验室、数字影像实验室、金属文物保护实验室等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获得重庆地区150余个考古年代数据,形成了重庆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明清时期上百万年的物质文化年代序列标尺。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首次成功提取古巴人DNA,为重庆地区古代人群的族属和人群关系研究打开了新视角。

(二)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建成投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西南地区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22家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优质服务机构之一。三峡地区鎏金青铜器价值认知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6月建成开放的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承担国家文物局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三年行动计划相关任务同时作为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为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提供硬件支撑。

(三)科技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修复保护。大足石刻研究院历时8年完成“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创了我国大型贴金彩绘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的先河,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我国南方地区石窟寺保护修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所编写的2017年至2019年大足石刻监测年度报告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优秀监测年度报告”。

(四)文物科技提升展陈成效。白鹤梁水下题刻保护工程应用具有循环平压净水系统的“无压容器”,实现了原址原样安全保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立三峡大坝数字沙盘,立体展现三峡的古往今来和昼夜变化。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利用720度全景技术、HDR技术建成网上展馆,完成了三大主题陈列馆、红岩村景区全景漫游和文物环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汉字中的历史文物”和“白鹤梁文化节”线上讲座分别荣获“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十佳项目”“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精品项目”

(五)科技创新推文博装备提档升级。重庆市文博系统依托部市共建单位、在渝企业,研发文博专用传感器元件、射频模块等芯片,温湿度、光照紫外、VOC、水盐等监测终端,以及国内首台“无水调湿净化机”等产品,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发了“三星堆多功能考古集成平台”等一大批装备,创新了中国考古学的三星堆模式。

)文物安全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全市文物安全管理依托文旅广电云平台,建成集文物资源库、巡查检查、远程监管、督察督办、统计分析等一体的文物安全巡查督察系统大足石刻研究院利用数字技术,建成安全技术防范中心监测预警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通过一网、二中心、三保障、N平台的架构,建立了博物馆私有云平台、全光网络传输平台、风险管控指挥中心三大通用体系全面提升博物馆的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水平。

二、重庆市文物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一)全方位落实,深化文物科技创新认识。通过形式增强做好文物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多方面落实文物科技创新工作要求、举措激发文物人才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深化文物科技创新认识。先后印发了《重庆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重庆市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基地认定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同时创新文物技能型人才聘用方式构建多层次文物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全市所属部分文物事业单位增编63个。

(二)全系统融合,提高文物科技创新合力。采取不断完善文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科技部门协同配合广泛开展院校及机构科技交流合作方式,破除信息和技术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将文物科技创新有关目标任务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将相关工作纳入全市各级政府综合考评体系。区县挂牌成立文物局,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与市科技局密切合作纳入市科研单位管理。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合作培养高层次文物研究人才成立敦煌、云冈、龙门、大足四大石窟战略发展联盟,建立起四大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地深度合作机制。

(三)全领域整合,优化文物科技创新能力。立足市属文博单位现有资源和独特优势,强化突出文博单位特色、加强文物科技研发深化文物资源开发利用对文物工作各个领域进行深度整合建立了5个市级科研基地,文物科技创新方面实现差异化发展注重考古出土文物修复保护中的二次研究,开展出土文物工艺研究、微痕研究,实施出土文物数字化工程等。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探索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完善文创产品营销体系打造精品陈列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学科协同,赋能文物科技创新发展。围绕探索研究新方法攻关破解老难题实践提升高效能”目标,加大对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对地观测、理化分析等相关学科成果在文物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顺利完成多项大型文物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考古研究、发掘、保护、展示、利用能力使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承弘扬;秉承“监测并行、信息化施工”的理念,全方位加强监测,通过持续性跟踪监测为施工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改变了被动式保护管理模式,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潜在风险。

)全要素投入,提升文物科技创新含量。始终做到注重文物科技装备配备、注重高新技术应用注重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大要素投入力度,配齐配好科技考古、科技保护设备创新考古勘探测绘GPS、RTK、三维扫描等新技术全面引入文物定点定位、考古发掘、遗址测绘工作中不断建立健全文物领域多层次标准体系,持续推进考古、文物保护工程、文物数字化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修订和应用,全面提升文物科技创新含量

)全时空联合,完善文物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库创新文物两线数据应用模式深化安全长效控机制摸清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家底将文物的本体范围、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范围数字化,可视化呈现分布信息和动态数据,为各级文物主管部门提供实时、稳定可靠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市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加强信息共享,深化重点文博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实施风险等级管理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此文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决策参考》刊发,综合协调处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