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信息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事记(2024年12月)

日期: 2025-01-14

1.12月2日,川渝八市区政协“携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专题协商会在大足举行。大家凝心聚力、资政建言,共商川渝两地文旅合作发展,共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文旅交流合作,建立文化旅游合作机制,推动旅游市民优惠互认、品牌节会互动、精品线路互通、宣传营销互促,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携手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2.12月5日,重庆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听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有关报告。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遵循文旅发展规律,发挥重庆独特优势,紧扣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标志性成果。要加快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四梁八柱”,做好文物遗址、文化元素、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文旅资源价值挖掘和活化利用,串珠成链打造精品线路,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有形、有色、有味。要提升文旅服务质效,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扩大优质供给,更好让游客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要突出大成集智做好文化和旅游、自然和人文融合文章,用好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源,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

3.12月11日,由我委与团市委、团四川省委、大足区委、大足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第四届大足石刻华服周”大赛颁奖典礼暨华服文化沙龙活动在大足石刻圆满举行,旨在引导广大青年以旅拍形式记录巴蜀之美,持续提升大足石刻华服周品牌影响力。此次活动自3月启动以来,来自川渝各大高校学子及华服爱好者们发挥各自优势,创作出了一批精美的摄影摄像作品,展现巴蜀人文、自然景观和华服文化的独特魅力,助推传统文化与华服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4.12月12日,由我委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指导的嘉陵江文化旅游联盟年会暨风景道建设推进会在北碚召开,本次活动吸引了嘉陵江文化旅游联盟成员及来自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深圳等省市的200余名文旅企业代表、行业专家、旅行社和媒体代表齐聚北碚。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开放合作在规划落地与营销推广等关键环节达成共识推动各成员单位持续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为嘉陵江文旅品牌迈向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目标注入强劲动力。新引入联盟成员单位6家,推动形成了“6个1”成果:一是推出一套文化营销标识;二是推出一系列“千万”惠民福利;三是首次发布4省市串线精品线路6条;四是联合携程发起“嘉陵江畅购路书”计划;五是一起演艺互推合作;六是一起谋划赋能项目。

5.12月20日,由我委和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图书馆、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承办的2024年“巴·掌书”全民暖冬阅享季暨“巴·掌书”年度总结活动圆满结束。此项活动是国内首个以省级文旅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布局,轨道交通、公共图书馆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大型创新性文化惠民项目。该项目于2024年4月启动,将“全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便民服务网”与日均承载400多万人次出行重任的“城市轨道交通网”进行双网融合,旨在以“阅读+交通”的方式,为市民提供“零费用”“随处用”“随身用”的阅读新体验,打造具有巴渝特色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6.12月2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暨第五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学术会议在渝隆重召开。会议发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文化旅游融合联动指数大幅回升,2023年该指数为119.3,较上年提高30.8个点。文旅融合进一步加深,联通大数据显示,2023年川渝居民跨省旅游人次较上年增长171.2%,川渝居民跨省商圈消费人次较上年增长68.6%。

7.12月30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在重庆市召开。会议提出,要持续擦亮“川渝通办”品牌,提速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形成更多利民惠民成果。要进一步树牢“巴蜀一家亲”理念和“川渝一盘棋”思维,全面加强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和工作协调,不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共同服务好全国发展大局。要突出市场互通、便民利民,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合力建设文旅统一大市场、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推动公共服务扩面提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