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文旅资讯 > 景区景点

重庆自然博物馆

日期: 2019-03-04
字体: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旧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4号,新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金华路398号。其前身为1930年卢作孚先生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1949年以后,先后改建为西南人民科学馆、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自然部。1981年改为现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入选国土资源部 “全国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13年,被国土资源部和科技部联合授予“全国首批优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16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批准挂牌“一级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设《脊椎动物》、《古生物进化》、《恐龙世界》三个基本陈列厅和《地球奥秘》、《生命激流》、《恐龙世界》、《生物万象》、《生态家园》、《西部富源》、《山水都市》7大板块。馆中现有藏品11万余件,涵盖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旧石器、地质矿产、岩石、土壤等八大学科,以系统收藏中生代各类恐龙化石和西部地区丰富多样的脊椎动物标本为主要特色。

【贝林厅】

贝林厅,这里有众多的野生动物活跃在野性的非洲大陆、深邃的亚洲雨林、孤独的南美澳洲、四季分明的北美、极地冰原世界和神秘地下洞穴。它们衍生出不同的身体特征和行为习性,去适应、利用乃至塑造环境,最终创造出今天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生命世界。

【野性非洲】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地域广阔,气候炎热,生态环境多样。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不仅是动物的天堂,更是生存斗争的竞技场。

非洲草原干湿季节明显,旱季河流见底,草木干枯,动物们面临食物和饮水短缺的考验。对它们来说,果实累累的猴面包树和浑浊的水塘,是不可多得的救命资源。它们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众多动物前来觅食和饮水。水塘周围尤其热闹,对水依赖性强的水牛、水羚和苇羚等动物都群集在这里。

对大部分动物来说,旱季也是它们的“黑色季节”——饥渴与死亡如影随形。为了生存,它们必须跟随季节变迁,长途跋涉,追逐赖以生存的水和草。经过千百万年的岁月沧桑,这条漫漫长路,上演了一场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动物大迁徙的壮丽景象!

大迁徙的队伍最前面的是黑白分明的斑马,中间是骨骼清奇的角马,最后则是身形矫健的汤氏瞪羚。斑马喜欢吃青草尖端的部分,所以它走在前面,最先进食;角马呢喜欢吃草的中间部分,所以跟在斑马后面;汤氏蹬羚喜欢吃草根和地表新生的嫩叶,所以,它们走在了队伍的最后面。这种进食方式的组合对草几乎没有浪费,能够使尽可能多的物种生存下来。

河马、犀牛、疣猪。它们浑身沾满泥巴呢?是他们真不爱干净,永远邋邋遢遢。这类“厚皮动物”皮肤皱褶里的表皮很薄,容易被晒伤或被蚊虫咬伤。所以,它们就在泥地里打滚,将厚厚的泥裹在身上,既可以防蚊虫叮咬,又可以避免晒伤,在阳光强烈的旱季起到保护皮肤的独特作用。

棕鬣狗和白背兀鹫嗜好吃动物的尸体。棕鬣狗用它们尖锐的牙齿撕开动物尸体的表皮,而白背兀鹫会把头探进尸体的腹腔中吃内脏。它们是草原上的“清道夫”。有了它们,清理了草原上大量的死亡动物,草原才不至于成为疫病流行之地。

白蚁是草原上最重要的分解者之一,它们吃掉了大部分枯死的植物,通过排泄将其中的营养元素归还土壤。它们的活动改善了土壤结构,这是蚁冢周围植物繁茂,往往有动物聚集的主要原因。高大的蚁冢会被动物当做观察敌情的瞭望台。蜜獾和黄獴则会以白蚁为食,也会住在白蚁废弃的巢穴里。

非洲草原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一些灌丛树林,他们能为动物提供更丰富的食物,从树皮、树叶、花朵到种子,都可以成为动物们的美食。而且,这里还是薮羚类主要的藏身地和繁殖场所。它们深色的毛皮上都有一些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很像阳光穿透树丛形成的光斑,这样一来,它们在林中隐蔽时就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在狮群中,雄狮的职责是守卫领地,捕猎和哺育幼仔的工作则落在了雌狮肩上。在动物界,狮子实行一夫多妻制。

【亚洲雨林】

亚洲板块,主要是以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原型复原的雨林场景。亚洲热带雨林是整个亚欧大陆生物多样性最明显的地方。

亚洲雨林里的代表性动物。这些动物都是按照在丛林中所处的位置来展示的。上面是在树冠上分布的一些动物,中间是在树丛中分布的动物,最下面是在地面活动的动物。

雨林里植被生长繁茂,有高大的樵木,低矮的灌木,还有很多藤本植物。阳光很难穿透树林,所以地面光线较暗。

这儿能看到的有巨蟒、猕猴、短尾猴、亚洲黑熊。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型显得娇小,所以,它们能在丛林中自由穿梭、生活。亚洲象只有雄性才会长象牙,而非洲象是雄性、雌性都要长象牙。

【南美洲】

一亿多年以前,南美洲、大洋洲与其它大陆逐渐分离。因此,南美洲与大洋洲都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侵袭和高等动物的侵扰,保留了大陆分离时的动物门类,主要是有袋类和原始有胎盘类哺乳动物。

南美洲分布着广袤的热带雨林,为生存能力较差的动物提供了避难所,这里保存着最原始的胎盘类哺乳动物。除了树懒外,还有九带犰狳。它披着可活动的骨质铠甲,遇到危险能把身体蜷缩成一个坚硬的球,像极了中国的穿山甲。这里的狮子并不是南美的原住民。它们的祖先于300万年前南北美连通后,从北美迁移过来。所以,美洲狮是南美动物中的高等移民。

【澳洲】

大洋洲,也就是澳洲。大洋洲从6500万年前就和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悬海外,生存环境单一、生态稳定,没有高等动物侵入,因此非常忠实地保留了许多原始的哺乳动物——有袋类。

【北美洲(春-夏-秋-冬)】

以北美落基山脉为原型还原的北美大陆场景。北美洲是地球上面积仅次于亚洲、非洲的第三大洲。北美洲气候类型丰富,季节变化分明;在动物发展史上曾受到南美和亚洲影响,形成与欧亚大陆相似但特色分明的北美动物群。

这儿展示的是落基山脉不同季节、不同海拔、不同生境的代表性动物。它们穿过春天的草原、夏天的森林、秋天的山地,一直延续到冰雪覆盖的北极苔原。

春天气候温暖,万物复苏。趁着气候转好,食物丰盛,动物们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夏季万物都在加速生长,对于水边的哺乳动物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一段舒心日子。

秋天天气渐凉,海拔较高的山上食物开始短缺,动物们逐渐迁徙到低处的森林里。大家各尽所能,利用秋季森林里丰富的食物,为渡过严酷的冬天做准备。

冬天的北美苔原寒风凛冽,动物们需要面对严寒少食的挑战,它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寻找食物、节约能量、躲避天敌,才有希望熬到来年的春天。

【林下世界】

在大自然中,不仅地表的动物多样,在地底下也是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

其实在森林的土壤下面,仍有许多动物生存。

地下的家园干燥舒适。冬天,许多动物在地下抵御寒冷,借助土壤的保温作用躲避极端天气。

在地下还居住着很多穴居习性的动物。土壤中有足够的空间让它们挖掘地道和洞室。

除了草原犬鼠这类专门属性的穴居动物外,还有很多动物会利用地下巢穴做为防御、越冬和临时穴居,比如北极熊,它并不是穴居动物,但它偶尔会利用洞穴躲避恶劣天气。

【动物的生存之道】

生存是生物界永恒的主题,物种要想存活延续,唯一的途径就是适应。所谓“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这里展示的,就是动物通过各自的形体特征来适应周围生活环境的情形。

哺乳动物的3大特征是毛发、乳汁、特化听骨。毛发具有保护皮肤、保持体温、赋予体色的功能,是哺乳类动物适应环境的体现;乳汁,是哺乳类育幼的一大创举;听骨,它能更高效地传导震动,使动物的听觉更灵敏。

肉食动物长期处于捕食者的地位,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适应捕食生活的身体特征。比如,有能够用于穿刺和撕裂的牙齿和用于劈刺和扣握的爪子。大部分猫科动物的爪子都可以缩入爪垫,有助于隐蔽接近猎物;而其他食肉类的爪子则不能回缩,更加利于奔跑或挖掘,

有蹄类动物则是长期处于被捕食者的地位,由此产生了适应植物性食物和反哺食的形态和行为特征。如,它们有利于研磨的臼齿,宽大的研磨面,能够将粗糙的食物磨细;它们用蹄走路,减少了与地面的摩擦阻力,能够更快地逃离危险。

可见,捕食者通过不断进化出可怕的牙齿和爪子来帮助捕获猎物,而被捕者则是进化出更坚硬的角和蹄子来进行防御。

【尾厅】

尾厅能看到的都是一些珍稀濒危动物,像褐马鸡、白头叶猴、藏羚羊、扬子鳄,还有国宝大熊猫。藏羚羊和大熊猫在人为的保护下,野外种群已恢复到较大规模。而更多的动物却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猎捕陷入险境。

与珍稀濒危动物展柜相对应的墙上,展示的是已经灭绝的动物的彩色科学绘图。渡渡鸟、大海牛、南极狼、旅鸽、袋狼、巴厘虎……它们都曾鲜活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最为我们熟知的渡渡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70年的时间里,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

【重庆厅】

重庆是一座山水交融的城市。亿万年间,强烈的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及江河发育,造就了今日重庆奇特的山川形貌,孕育了丰富的动物、植物和矿产资源,也发掘出各类叹为观止的化石标本,如眼前的巴氏大熊猫和东方剑齿象。大熊猫和剑齿象是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第四纪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典型代表,从250万年前的重庆巫山龙骨坡至8000年前的大石洞均有此类化石可寻。

【地形概括】

重庆位于我国陆地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为8.24万平方公里。),重庆地势东部高,中西部低,整体地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穿全境,流程669公里,在境内与南北向的嘉陵江、乌江及其支流渠江、涪江、大宁河等五面积大长江支流及上百条中小河流交汇,形成了复杂的网状水系。正是这样山水相融的格局造就了重庆的秀美风景,如大巴山、金佛山、南温泉以及著名的长江三峡。

海陆交替,沧海桑田,如今的壮美巴山渝水曾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从古陆期、海盆期、湖盆期到陆盆期,历经亿万年,四川盆地才逐渐从大海过渡到平原。长江三峡则形成于2000万年前的陆盆期。

【自然风貌】

重庆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森林城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面积约占幅员面积的75.8%。地层中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分布最为广泛。不同的岩层发育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不同的作物种植。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重庆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被类型,森林覆盖率约为32%。地势高差悬殊,植被垂直地带性变化显著。其中,以常绿阔叶林为基带的山地植被,物种密集程度高,堪称物种基因库,是境内最珍贵的自然植被。

重庆神奇的自然地貌孕育了丰富物产资源。

重庆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珍稀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储量可观的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水资源。

据统计,重庆市有植物342科,1769属共计6949种,占到全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3.6%;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27种。在第四纪冰川时期,由于北部秦巴山地的屏障,重庆境内未直接受到大陆冰川的影响,成为第三纪植物的“避难所”,所以桫椤、崖柏等珍稀植物得以保存。

缙云黄芩是重庆特有的植物,主要分布在缙云山海拔670—820米的林荫下,可作为中药补充气血,入选了《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重庆的药用植物共有5275种,重点品种有308种,占全国的84.32%。其中20余种药材品质优良,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知名度。如石柱县的黄连年产量占到全国的45%左右,有“黄连之乡”的美誉。

重庆市境内地貌、岩性等自然成土条件相当复杂,从而导致本市土壤种类的多样化,100多个土种,变种更多,众多的土壤类型为农业利用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重庆经济类植物种类繁多,共计1000余种。其中,彭水被誉为“油桐之乡”,奉节脐橙名扬四方,黔江的优质烤烟也很有特色。

重庆已知脊椎动物有83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50余种。展柜中的金丝猴、金雕、黑叶猴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重庆最具特色的动物资源——长江鱼类。重庆市境内的鱼类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多种珍稀、特有鱼类的盛产地和栖息场所,也是我国著名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天然产卵场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现已查明的鱼类共有186种,其中有40余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约占重庆市鱼类总数的四分之一,包括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的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 

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75种,占全国的43.6%。有些矿种的储量比较充沛,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菱铁矿就是在重庆分布较为广泛的矿物,可以炼铁。綦江地区铁矿储量达到2亿吨以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迁至重庆,在军需匮乏的年代,綦江的菱铁矿被大规模用于冶炼钢铁,最终制成武器,为抗战提供了必要的装备支持。

重庆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页岩气资源。页岩气是一种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岩、页岩等岩类夹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重庆所处的西南地区拥有我国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列居全国第三位。

重庆水力资源是总量中,地表水占绝大部分,地下水中喀斯特水占百分之八十;地下热水尤为丰富,所以重庆又有“中国温泉之都”的美誉。全市已查明温泉106处,平均水温较高,矿物含量高而丰富,出水量大,属典型的优质医疗矿泉。

【人文风貌】历史重庆的化石

长江三峡地区被称为古人类演化的重要通道。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在重庆发现了50多处旧石器地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巫山龙骨坡。该遗址发现于1984年,经过3次系统发掘,出土了人科化石、石制品、骨制品和脊椎动物化石。大家看,这是巫山猿人下颌骨发现时的场景纪录片。这个展品就是片中那颗人科化石的牙齿,俗称巫山猿人。据最新测年法测算,距今已有220万年的历史;若以含石制品的第12堆积地层年龄,为250万年,这是迄今为止欧亚大陆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龙骨坡遗址发掘出的石制品器型和打制技术等都随意而粗犷,伴生动物群年代古老,绝迹属种超过50%,其中包括步氏巨猿、似维氏原黄狒、似剑齿虎、华南剑齿象、中华黄昏爪兽、小种大熊猫等。中外学者多年来对龙骨坡遗址出土物开展了综合研究,已经取得大量研究成果。

展厅还有两个旧石器遗址,分别为距今2.5万年的铜梁文化遗址和2万年的桃花溪遗址,都出土了不少石制品。

重庆人自古依山傍水而居,寻找着利用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途径,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首先是吊脚楼。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川中名士李调元有诗云“两头是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描述的就是道路从店铺中穿过,房屋三面临江,像用脚支撑一样的生活场景。

重庆山高路不平,吊脚楼就依山就势,利用地形建设。吊脚楼的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仅靠柱子支撑。高悬地面的设计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兼顾着实用性和美学性。

传统的重庆吊脚楼以当地产的木材、竹子为建筑材料,墙体采用竹笆夹泥,既减轻建筑重量以减少吊脚承受压力,又通风透气,防潮宜居。重庆的方竹、寿竹、慈竹等竹类资源丰富,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加工方便。取材简易实用的竹制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

2008年国务院批准荣昌夏布制作技艺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品,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最初专供夏令服饰和蚊帐之用。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的苎麻布,现称为夏布,其特殊的手工织布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庆城建在立体的山水之间,注定着别具一格的立体交通。重庆人早在远古时代便沿江定居,也开始了长江上最原始的航行。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峡就是一个古今舟楫的自然博物馆,各个不同时代都有它的主要船型和独特功用。此外,还有古老的石梯坎,连接上下层的街区与马路的现代化自动扶梯和缆车等运客工具,以及重庆独有的犹如踏云而行跨江索道,充满着山水之城特有的韵味。

重庆火锅是重庆美食的代表,以麻辣闻名。这是因为重庆常年空气湿度较高,夏季闷热、冬季阴冷,辣椒、花椒等有利于驱寒散热、祛风除湿。

重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十分重视遗产保护。重庆境内现有世界文化遗产地1处,即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是联合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南方喀斯特(Ⅰ、Ⅱ)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重庆还有各类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森林覆盖率达到41%。

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这就是美丽重庆。

【恐龙厅】

【发现恐龙】

恐龙是人们心中最神秘的远古生物,体型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从出现到灭绝大约经历了一亿六千万年。重庆又称为“恐龙脊背上的城市”。

恐龙死亡后,有时会被流水带到低洼处,被泥沙掩埋,在历经数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固结成岩作用,最终形成坚硬的化石。1841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将体型巨大,和蜥蜴非常相似的生物命名为“dinosaur”,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我国学者将其翻译为“恐龙”。

照片记录了早期的恐龙研究人员在野外进行化石挖掘的场景。此外还有重庆境内发现的各类恐龙化石的图片资料,如北碚金刚碑发现的鸟脚类恐龙骨骼化石,是重庆境内化石发现的首次记录;綦江恐龙足迹群的恐龙足迹数量多达600余个,其中翼龙的足迹就有40多个。翼龙是恐龙时期可在空中飞翔的爬行动物,脚印非常难得,连被誉为恐龙之都的四川自贡也才发现翼龙脚印24枚,所以綦江恐龙足迹群是非常少见和珍贵的。

【解剖恐龙】

古生物学家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人有族谱,恐龙也有系谱。恐龙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鸟臀类,一类是蜥臀类,这两大类恐龙又分出了五个小家族,分别是覆盾甲龙类、头饰龙类、鸟脚类、蜥脚形类和兽脚类。

恐龙出土以后,研究人员会在修复实验室里通过化石清修、化石复原、装架复原三个主要步骤对化石进行修复:在化石清修时,化石还被岩石包裹,研究人员会把化石表面的岩石清除干净,恢复骨骼本来的面貌。清修完成后,还需要在化石表面刷上透明的保护液,以隔绝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水分,防止化石风化。化石修复则是将化石缺失的部分经过科学手段塑形、还原;化石装架就是经过设计、组装,把每块骨头安放到对应的位置,最终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恐龙装架标本。就这个过程就像在做拼图游戏。

恐龙生存的年代是在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在地球上大约存活了一亿六千四百万年。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是恐龙的黄金时代,恐龙成为了当时陆地上最显赫的族群。

【恐龙灭绝】

对于6500万年前,所有非鸟类恐龙全部消亡,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说,主要有两大类: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这里列出了一些可能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其中最具科学性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科学家在白垩纪的界限地层上发现了一层富含铱元素的黏土。这种铱元素在地表的含量是极少的,但在陨石中却非常丰富,所以推测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发生爆炸,释放了大量的铱元素,进而形成了这样的富铱黏土层;其次,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陨石坑。据推测,这个陨石坑的形成时间大约是在6550万年前,和恐龙灭绝的时期是十分吻合。

虽然恐龙灭绝了,但生命演化的进程却并没有停止:恐龙的一个分支完成了向鸟类的演化,而处于弱小地位的哺乳动物则迎来了全面的繁荣。生命的进化从未停止。

【地球厅】

【地球探源】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也把大地比喻为母亲,它孕育了我们人类以及所有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观天窥地】

探索宇宙的奥秘首先要有仪器支撑。这里展示的是一些古代天文仪器。

【天外来客】

陨石。陨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石质、铁质、石铁混合的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都来自火星和木星的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

【地球记忆】

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它们彼此相互转化。岩浆由火山喷发至地表和侵入至地壳中岩体中,冷却后结晶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岩外力作用后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未经风化搬运作用就地经过长时间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这三类岩石构成了大陆岩石圈的岩石组合形式。地壳运动中,大陆变大洋,大洋的岩石会随着板块运动从海沟重新进入地壳以下的地幔部分。三者不断循环,不断转化,这些岩石就组成了地球上的地壳。

由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引起地表构造形态的变化,如板块漂移等,就构成了地表高低起伏的地貌。

【地球力量】

外营力是太阳辐射、水、空气、生物等因素把地球表面的岩石变成碎沙子,在流水风力的影响下又产生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使地面趋向平坦。外营力的能量来源是除了地球以外的天体。内营力和外营力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地球上的奇山异水。

【地球瑰宝】

地壳活动不仅造就了前面这些多姿多彩的地貌,也造就了许多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多金属矿产都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珍惜地球】

除了地球,人类还探索过其他星球,比如月球。美国的阿波罗号和中国的玉兔号,都曾登上过月球。

科学家们的结论是:充足的物质环境、轻度的环境循环变化是生命在地球上出现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探索发现,目前只有地球才最适合人类生存。因为它离太阳的距离适中,一年有四季变化,有宝贵的液态水、气态空气以及磁力与重力。

【进化厅】

【序厅】

生命是大自然的杰作,伴随着地球环境的变迁,生命不断地向着更高级的形式发展。这就是进化。

【生命源流】

最初的地球只是一个炽热的火球,没有氧气、海洋和生命。大约在40亿年前,火球熄灭了,地球地表逐渐冷却,水蒸气弥漫在空中形成厚重的云层,雨水在低洼处汇聚成原始的海洋,生命就在海洋中诞生了。

生命诞生后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早期的地球大气充满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氮气。蓝细菌出现在35亿年前的原始海洋里,它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氧气在海中与铁反应,生成氧化铁沉积在海底。铁基本上反应完了,氧气就逸出海水,进入大气,并逐渐增多,进而改变大气环境,促进了生命向更高形式演化。

在经历近20亿年的进化之后,在1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次生命繁荣,其标志是细菌与蓝藻的大发展,并且出现了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出现意味着地球最初大气圈的形成,真核生物需要进行有氧代谢,而真核细胞本身不能防御强烈紫外线的损伤,只有当与氧化大气圈形成的同时、大气层外的臭氧屏蔽层也形成以后,地球上才能有真核生物生存。

生命平稳进化到距今5.7-5.1亿年的寒武纪。在短短数百万年时间里,大量多细胞生物在海洋中突然出现,各自向大型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一爆炸式的生物演化事件,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中国云南澄江化石群为这次生命大爆发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这里展示的就是云南澄江动物群产出的一些化石,由于当时的动物大部分都是软体的,无法保存成实体化石,幸亏澄江地区特殊的保存环境,才得以保存这群软体动物身体的印痕。

【富饶海洋】

寒武纪出现的这些海洋生物,尤其是各门类动物,在奥陶纪得到了继续发展。奥陶纪是无脊椎动物的时代。

奥陶纪之后的泥盆纪是鱼类大繁盛时期,各种类别的鱼大量涌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早期的鱼类是没有下巴的,被称为无颌类。它们主要是靠嘴部贴着海底吸食一些浮游生物为生。无颌类虽然没有下巴,但往往都身披铠甲,以甲胄鱼为代表。

泥盆纪中晚期进化出了有颌鱼类,由于它们的头部也往往覆盖着厚厚的铠甲,因此科学家给这个类群取名盾皮鱼类。它们不仅长出了下巴,而且咬合力也相当惊人。

随着鱼类增多,我们又把它们分为了两类:一类是软骨鱼类,它们没有硬质的刺,体内的骨骼都是软骨,所以很难作为化石保存下来。另一类是硬骨鱼类,是现生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被称为“水中的主人”。硬骨鱼中有一类非常有名的活化石鱼,叫做肉鳍鱼类,其中的代表就是空棘鱼。从它的化石可以看出,它们的鳍已经比较坚硬,到后期有些鱼类的这种鳍就会进化成四肢。但空棘鱼的鳍并没有进化成四肢,现在它们都还生活在海洋里。

【初涉陆地】

由水生到陆生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革命性变化。由肉鳍鱼类演变而来的原始两栖类虽还保留着粗大的鱼形,但已具备适应陆地生活的身体结构。它们用肺呼吸,用四肢支撑身体运动,常往返于水陆之间,故名“两栖”。

环境改变是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动力。在泥盆纪时期,海平面下降,气候干燥,水体经常发生周期性干涸。即使在湿润季节,也因羊齿植物高度繁盛,池塘有机质化加重,导致含氧量下降,鱼类被迫上岸求生,久而久之完成了向两栖类的进化。

植物登陆1亿年后,由于植物大量释放氧气,导致氧含量急剧增加,鱼类因此能够长得更大,更具捕食性。正是由于这种鱼类的繁盛导致了其他生物为逃避被捕才最终实现动物登陆。鱼类要到陆地生活,必须改变它的两大器官:一个是由鱼鳍变成了能支撑身体的四肢,另一个是由鳃呼吸变成用肺呼吸。此外,它们必须要有与外鼻孔相通的内鼻孔,使空气顺利地进入肺,保证动物对氧气的需要。

到了石炭纪的时候,就是两栖动物时代了。

【征服陆地】

两栖动物虽然登上了陆地,但它们并没有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它们的繁殖仍需在水中进行。后来就出现一种新的卵,叫做羊膜卵,这让登陆的动物可以在干燥环境中孵化卵。这样,脊椎动物才真正登上陆地,成为了主人。大约在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中期,陆地上开始有了第一窝硬壳蛋。也就是说,爬行动物开始降临世界。

二叠纪是似哺乳爬行动物的时代,称为爬兽时代。之所以叫做似哺乳爬行动物,是因为这些动物既具有典型爬行动物的特征,又具有早期哺乳动物的特征。

【飞向天空】

昆虫是动物王国中最早具翅的一个类群,飞翔能力给它们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散等方面带来了便利。在3亿年前的石炭纪,地球上曾生活着一类巨型蜻蜓,翼展接近一米。鸟是我们熟悉的飞行动物,呈流线型体型,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一个半世纪以前,就有科学家认为,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兽类崛起】

大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几乎和恐龙同时出现。最早的哺乳动物体形极小,以昆虫和植物为食,看起来像老鼠。在此后长达1亿多年的时间,它们生活在恐龙的阴影下。环境变化和恐龙灭绝为哺乳动物的兴盛带来了机会。哺乳动物迅速占领了恐龙生活的空间,朝陆海空不同方向发展。作为高等脊椎动物,它们拥有聪明的大脑和极强的适应能力,最显著的特征是用乳汁喂养后代。

大约距今2400万年--520万年前,和政动物群出现。代表的化石有三趾马、和政羊、铲齿象、古长颈鹿等。和政羊个体大小和体态与现生的羊很接近。但它的头骨构造、角的形态和颈部的特征与麝牛更接近,是麝牛类早期的祖先类型。

【人之由来】

化石证据揭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当我们的始祖在进化长河中出现时,并不特别耀眼,经历一次次巨变,一次次选择,一次次失败,人类终于从万千生物中脱颖而出。

人在生物学系统分类的位置是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

灵长类是哺乳纲中的一个目,起源于约6000万年前。大约是大陆板块相互漂移得最远时诞生的。2013年,我国科学家研究命名了一个原始的古猴,它的名字叫做阿喀琉斯基猴。这个古猴生活于约5500万年前潮湿、炎热的湖边,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灵长目动物。这种古猴身长约7厘米,体重不超过30克,体积接近现代的小侏儒狐猴。它还具有修长的四肢、尖小的牙齿和大眼窝,证明它善于跳跃和利用四肢走动、以昆虫为食,并拥有良好的视力。

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资料,可把史前人类的发展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就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也增强了人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

【环境厅】

【文明嬗变】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就息息相关。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曾对生态环境产生过影响。

【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

在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猎取肉食,采集野果,来维持生存;在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又在自然环境中耕种,创造农业成果获取更多的粮食;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更是利用大自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以同样巨大的破坏力,使自己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

【川金丝猴】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川金丝猴。这种猴子栖息于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也喜欢吃鸟蛋等肉类。它的体型中等,脸颊及颈侧呈棕红色,肩背上长有长毛,色泽金黄,尾巴与身体等长或更长。为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金丝猴嘴大而突出,鼻孔极度退化,仰面朝天,故有“仰鼻猴”的别称。现已被列入红色物种名录的濒危品种。

【大熊猫】

这里展现的是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大熊猫最开始是吃肉,经过进化,现在的大熊猫主要食物是竹子。但它的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所以在划分上仍然把大熊猫划分为食肉目。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800只,是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珍稀虎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栖息空间缩小、过度捕猎等原因,野生华南虎基本绝迹,目前仅有不足40只生活在动物园中。从形态上看,华南虎头骨的长度与头骨宽度的比值较大,非常接近老虎的直系祖先,因此它被认为是一个古老的虎种,但这种古老的虎种即将面临灭绝。

【可持续发展区】

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一个应用范围非常广的概念,不仅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运用,而且教育、生活、艺术等方面也经常运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