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39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202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13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39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202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成文日期 ] | 2024-06-13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032号提案答复的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4〕202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032号提案
答复的函
陈涛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推动重庆舞台艺术与演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32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委宣传部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舞台艺术与演艺产业纳入重庆市夜经济发展范畴
夜间经济作为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市场、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等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重庆正持续培优“不夜重庆”特色消费品牌,促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印发的《重庆市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评价标准》,已将“围绕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的五夜生活业态”“打造夜间文化消费IP”“打造体验式、互动式特色演出项目”等纳入我市夜间经济示范区评价具体内容。舞台艺术与演艺产业作为“五夜”生活业态重要内容之一,在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加强供给、吸引游客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了驻场旅游演艺杂技秀《极限快乐》系列、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话剧《河街茶馆》等舞台艺术作品和“印象武隆”“归来三峡”等实景演出,通过丰富多样的舞台艺术作品满足市民游客多层次消费需求。
二、关于推动产业院团协同发展,打造重庆文艺精品
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强市建设,倾力打造“渝字号”精品力作。一是院团协同发展,文艺精品高峰不断攀升。近年来,我市文化艺术单位不断创作推出贴近重庆人文气质、反映时代精神、彰显巴渝特色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如川剧《江姐》、歌剧《尘埃落定》、舞剧《绝对考验》《杜甫》、音乐会《思君不见下渝州》《告别千年》,驻场文旅演艺《极限快乐》系列等。“重庆造”舞台艺术精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演,常态化开展巡演及通过网络传播,重庆造文艺作品全国影响力不断提升。二是加强统筹,突出作品表达主题。以“彰显时代气息、体现山城精神和特色、展现新重庆新气象”为主题,加强对我市文艺创作的统筹指导,通过召开全市艺术创作工作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艺术创作单位年度创作选题论证指导。梳理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项目计划,通过歌剧、川剧、舞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同一个重庆,多角度塑造重庆文化内涵。今年将重点推进重庆现实题材原创剧目创排,如反映重庆都市生活的舞剧《超燃青春》、反映巴渝人生百味的川剧《火锅情缘》、反映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交响乐《巴蜀畅想曲》等,同时将加强新时代新重庆主题原创歌曲创作。
三、关于多种形式、加大力度扶持国有院团艺术生产和创作。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国有文艺院团的创作生产,多种形式开展国有文艺院团创作生产扶持。一是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在积极争取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面,通过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激励引导、文化艺术发展、重庆市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及传统艺术普及推广等专项资金,按照“奖”“补”结合的原则,支持市级文艺院团各艺术门类创作、演出。近3年,市级财政资助市级文艺院团13个作品参加全国重要展演和比赛1107万元,4个作品数字化130万元,29个获得国家级荣誉作品奖励710万元。在积极争取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方面,每年面向全市国有文艺院团、文化馆、高校等,开展国家艺术基金专题培训,相关单位赴市级院团等动员和指导申报工作。近3年,支持6家国有文艺院团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9个,获得资助920万元。二是积极培育演艺消费市场。通过文化艺术节会、文旅融合演出奖励补贴等方式,积极推进旅游市场和演出市场一体推进,加快培育文旅演艺消费市场。连续举办两届重庆都市艺术节,持续举办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山水重庆夜景文化节,将文艺演出、艺术主题集市与文化旅游消费活动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通过各类演艺票务平台发放惠民演艺补贴。挂牌35家重庆市演艺新空间,出台《重庆市旅行社组客观看旅游驻场演出营销推广奖励方案》,鼓励重庆市旅行社组织境内外游客观看重庆市演艺新空间(室内)的演出,分类进行补贴。三是多渠道延伸演艺产品传播交流空间。遴选优秀剧(节)目在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播放,开展艺术研学及艺术进景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演艺产品传播渠道,扩大社会影响。遴选市级各大文艺院团及区县文化馆等优秀剧目22部,涵盖舞剧、川剧、芭蕾舞、话剧、音乐会、魔术等类别进行线上云展播。支持市级文艺院团推出“互动体验+现场观演”的主题艺术研学项目,支持“高雅艺术进校园”“演艺进景区”,不断丰富演艺产品传播和消费场景。通过开展“技炫巴蜀”川渝杂技魔术展演专场演出,联合四川共同举办川剧节,共同筹备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不断加强成渝地区连接纽带。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认真研究提案中关于将舞台艺术与演艺产业纳入重庆市夜经济发展范畴等建议,会同市商务委等有关部门深入分析研究论证,结合相关标准修订,适时优化《重庆市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评价标准》。同时我委将会同市商务委等部门,一是不断拓展夜生活业态,支持各类演艺企业创排适应游客消费特点的演艺作品,增加多元化消费供给,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继续将演艺活动纳入“不夜生活节”等节庆活动一体谋划推广;二是探索优化配套设施,引导夜市经济中心继续加强与重庆大剧院、重庆国际马戏城等演艺中心对接,积极探索开通“夜市+演出”定制(特需)线路可能性,以高效便捷、个性化的“响应式服务”满足各大剧场与夜市、景区间的出行需求,着力提升区域旅游交通服务品质,解决旅游消费聚集区与各剧院的联动;三是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激发内生活力,引导和支持文艺院团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探索“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模式,拓宽演出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此复函已经冉华章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13日
联 系 人:张超
联系电话:023—63016371
邮政编码:401123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