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75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158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03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75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158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成文日期 ] | 2024-06-03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2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4〕158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28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简斌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黔江—酉阳—秀山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议》(第0428号)收悉。经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委、市财政局、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研究共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顶层设计,为“示范区”建设提供科学引领。将“推动黔江与周边区县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出台《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行动方案》,明确包含黔江、酉阳、秀山在内的渝东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总体定位,《重庆渝东南武陵山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着力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目标定位,规划明确提出该片区文旅融合发展要突出“山水”“民俗”特色,促进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地质景观、生态康养、民族风情等优势特点,在基础设施、旅游品牌打造、景区提质升级、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发力,重点打造休闲康养、民俗体验、乡村旅游、研学等文旅产品,对全面推动文化旅游全域融合、文景产城全面融通等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作出了全面建构。重庆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基础,配套制定印发了《“大武陵”旅游发展升级版实施方案》,为“示范区”建设提供科学引领。
(二)狠抓项目打造,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我委全力支持黔江区联合酉阳县、秀山县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申报工作已获文化和旅游部审核通过,于2023年成功入选示范区建设名单。坚持以文旅产业项目为支撑,建立黔江—酉阳—秀山文旅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库,切实促进跨区域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将黔江城市大峡谷景区、秀山洪安边城旅游区、秀山凤凰山民俗文化旅游区、黔江濯水旅游度假区、酉阳菖蒲盖旅游度假区、秀山川河盖旅游度假区等纳入市级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库。有序展开黔江濯水古镇、秀山西街、龚滩古镇、蚩尤九黎城等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建设工作;强力推进黔江正阳圣境森林康养小镇、秀山县“四方秀城”文旅综合体项目等重大文旅项目签约落地,加快推进秀山县洪安边城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川河盖景区宋家索道上站服务区,酉阳县桃花源景区、花田菖蒲盖景区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
(三)整合资源要素,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充分保障。一是推动交通和旅游联动发展。规划万黔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黔忠(县)广(安)铁路、黔遵(义)昭(通)铁路等交通走廊,串联黔江、酉阳、秀山,衔接忠县、万州等市内区县及贵州、湖南等周边省市。提升航空枢纽能力,加快完善黔江武陵山机场功能设施配套,指导推进酉阳、秀山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渝湘复线高速,推动黔江至吉首高铁开工,推动实现都市区与渝东南高铁2小时,“高速双通道”交通格局。围绕黔江小南海、酉阳桃花源、秀山边城等旅游景区,加快打造一批美丽示范公路,完善客运枢纽、旅游码头、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服务区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推动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3年,市财政安排财政资金9517万元,主要支持3个区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市级每年统筹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和旅游项目和品牌建设。三是金融赋能融合区发展。农发行重庆市分行投放7.5亿元农业政策性资金支持的黔江区正阳圣境景区项目建设。为秀山投入信贷资金近5亿元,培育新兴绿色产业,成立“普惠助农”的金融服务团队。中信银行重庆分行与酉阳桃花源旅游集团开展授信合作,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黔江濯水、酉阳桃花源等5A景区率先开通数字人民币在购买景区门票、景区内消费等场景应用,以满足游客支付多样化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强化创建验收工作指导。对标文化和旅游部验收标准,充分联动黔江、酉阳、秀山三区县政府,协同相关市级相关部门,指导进一步细化完善《黔江—酉阳—秀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邀请文化和旅游部评审专家组成员,以及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实地查验指导,围绕创建工作中重难点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加强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市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力争出台市级层面关于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布局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二是强化品牌培塑。举办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将黔江、酉阳、秀山相关项目纳入重点推介项目,并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库和市级文旅产业项目招商手册,落实央地合作机制,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招引大型央企考察投资“示范区”产业项目,持续支持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促成品牌文旅项目落地。以“重庆好礼”为品牌引领,推动文化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搭建创意设计平台,整合全市文化文物资源和文化市场资源,创新开发一批文化创意产品。推荐高水平艺术团队,组织全市国有、民营文艺院团对接各旅游景区,充分运用创新演出形式和内容,打造创作具有震撼力和鲜明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三是强化营销创新。针对过去多口径、散点式、碎片化营销状况,统一制定旅游品牌战略,统一订制旅游形象标识,统一创制旅游宣传语词和推广话术,统筹举办旅游营销活动和节日节会,统筹构建线上线下全媒体立体宣传推广体系,推广特色节会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市级媒体资源,提高“示范区”节会活动的策划创意、宣传营销和资源整合水平,推动“打造”打造文化和旅游节会品牌,形成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节会品牌。四是强化人才支撑。针对“示范区”文旅人才紧缺问题,通过安排基层人员上挂锻炼、专技培训等方式,提升现有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文旅互融、能文能旅、敢于开拓的实战队伍。支持“示范区”出台高端文化旅游人才引进政策,在编制、岗位、职级、薪资、晋升、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照顾,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下、能发挥作用。推荐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大型文化旅游集团高管,组建专家智库,强化“运筹当下”“决胜未来”的智力保障。开展市级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增加“示范区”参训人员名额,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冉华章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3日
联 系 人:周兴廉
联系电话:67705293
邮政编码:401123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