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76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163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06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76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163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成文日期 ] | 2024-06-06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0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4〕163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00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雷旺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建议》(第0100号)收悉。经与南岸区政府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推动试点城市进一步建设成为示范城市、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发挥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各地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挖掘消费潜力、释放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是探索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是培育壮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南岸区近年来主动作为,2021年获评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用好用足现有各级各类支持政策,因地制宜创新政策,加强对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的引导和扶持,相继引入阿狸体育、北京时代峰峻、上海复星体育等国内文旅体龙头企业,弹子石老街和龙门老街相继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通过举办2023首届重庆都市艺术节跨年烟火表演、重马国际消费节、第八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等大型文旅主题活动,聚焦文化和旅游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容提质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优化顶层设计。为持续推进将南滨路打造成文商旅多元融合的世界级都市旅游区,稳固提升“两江四岸”滨江休闲带,我委指导南岸区政府制订出台《重庆市南岸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扎实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
(二)推进数字文旅赋能。构建智慧文旅广电云集成系统,升级“惠游重庆”平台,完善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等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智慧景区建设,针对南岸区建立全区文化和旅游消费数据监测体系,对南岸区文化和旅游消费数据实时监测收集整理,对全区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的文化企业进行动态监管,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
推动文旅元宇宙建设,应用5G、VR/AR、MR等科技手段,研发出一批兼具观赏性、艺术性、互动性的在线国际旅游产品,创新提供数字藏品、数字人讲解、XR导览等产品和服务,创建一批国际级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三)推进文旅产业招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体系,面向全球开展招商引资,相继引入阿里体育、北京好未来教育科技、北京时代峰峻、上海复星体育等国内文旅体龙头,深入打造网易文创产业园、好未来创浪时代数字内容产业基地、重庆时代峰峻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复星体育运动公园等重点文旅项目,推进阿里体育西南区域总部、去哪儿网西南总部、多剧视频全国总部等总部机构落户。做实重庆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引入市出版监测中心、版权服务大厅等行业机构入驻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努力争取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审核试点,同步推动国家版权示范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做实重庆市数字出版产业基地。
(四)丰富主题消费活动。通过举办新年2023首届重庆都市艺术节跨年焰火表演、CUBAL全明星之夜、重马国际消费节、南山星空音乐节、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应用展、WRN3英雄联盟手游全国联赛总决赛、第八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等大型文旅主题活动,以赛为媒,拉动消费,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二、工作成效
(一)文旅消费数据稳步提升。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来,弹子石老街和龙门浩老街相继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人次达2569万人次,全年夜间文化和旅游营收达43581万元,占景区全年旅游营收额65%,夜间营业商户的数量约计283家,营业面积高达3万平方米,占整个区域的比重16.7%。全区共接待游客4820.1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60.71亿元,过夜游客377.67万人,居全市前列。
(二)宣传推广成效明显。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知名媒体支持,联动区内各景区自媒体形成强大的宣传矩阵,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重庆日报、重庆卫视,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和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委等主流媒体和官方媒体报道南岸文旅体信息586条,全网曝光量超千万次;配合央视、新华网等媒体,围绕CUBAL、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等各类活动直播56场,累计观看量超1亿人次。南岸文旅品牌自媒体全网粉丝超70万。
(三)示范引领初显成效。一是南岸区现有全市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南滨路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个(N18文化创意产业园、东原1891、重庆软件园、数字产业园·渝);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重庆出版集团公司、金阳房地产公司(重庆映像)、海昌加勒比海旅游发展公司、国瑞中心)。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大文化企业共有43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同比增长约4.1%。二是全区目前共有A级旅游景区9个,其中4A级景区5个;旅行社9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家、国内旅行社92家、门市部384余家(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9家);星级酒店4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三是将弹子石摩崖造像历史文化公园、弹子石老街4A级景区、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上新街马鞍山特色文创街区等历史人文遗迹和历史风貌建筑精心串珠成链,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实现城景融合。
(四)繁荣城市休闲消费。全区实施“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项目39个、总投资240亿元,其中包括众多文旅新场景,如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三峡文物科研基地、重庆开埠历史遗址公园、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拓展区等项目建成投用。基本形成了以“文化+”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主城都市区依托“两江四岸”公共空间和城市商圈商街体系,突出“文化+消费”“体育+消费”等模式,培育文化体验、体育运动、剧本娱乐等休闲业态,创建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五)公共服务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新发展,打造“嵌入式”村社示范点10个,孵化业余文艺团队344支、发展文化志愿者近2万名。连续13年联动中国交响乐团开展“艺术为民”服务基层活动,积极承办“唱好‘双城记’建好‘阅读圈’”成渝双城文学对话论坛活动、重庆图书馆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川渝乐翻天等市级活动,扎实办好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等大型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艺汇演、辅导培训、全民阅读推广等文化惠民活动378场。以图书馆和文化馆等区级公共文化设施为引领,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重点,实现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全面覆盖并免费开放,年接待群众100余万人次。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上,打破行政界线,在群众工作、生活的周边打造了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20个图书馆社会分馆;以及2个中老年艺术大学分校、12个文化馆特色分馆。实现全区万人公共文化服务面积拓展到1377.97平方米,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南岸区意愿和发展实际,指导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总结和成果梳理,协助邀请相关专家调研指导,并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工作安排,适时开展申报推荐工作。同时,我委将大力支持南岸区以融合发展、开放共享为基本原则,构建融通发展新格局,以文促旅、以旅兴文,通过文旅融合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文旅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一)助力文旅产业再上台阶。大力支持南岸区文旅产业招商引资、主体培育和品牌创建,到十四五末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5%,达到195亿元,项目投资达150亿元;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突破5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市场主体达到8000个,景区景点14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10个,星级饭店及国际品牌酒店16家。
(二)指导深挖活化文旅资源。进一步梳理全区文旅资源,整合现有文化旅游景点并提档升级,优先发展长嘉汇、广阳岛、“五大名馆”等区域,升级弹子石老街、龙门浩老街、黄桷垭老街,争创长嘉汇—大南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南岸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支持打造文旅消费场景。聚焦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品牌,丰富文旅消费场景,支持和推动弹子石老街、东原1891、金隅南山郡商业体转型升级商旅文体综合体;推动国瑞·长嘉外滩、国瑞·龙门里、广阳湾千里广大文旅综合体、高铁东站站前文体综合体四个商旅文体综合体加快建设。
(四)鼓励举办文旅品牌活动。以促进消费委引领,支持升级打造重庆马拉松及重马国际消费节、CUBAL全明星赛、南山星空音乐节、南滨国际戏剧节等城市级特色品牌文体活动。高水平办好文旅惠民消费季,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以文旅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我委冉华章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6日
联 系 人:钟瑞涵
联系电话:67393925
邮政编码:401123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