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77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171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 成文日期 ] | 2024-06-04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索引号 ] | 11500000MB19069553/2024-00277 |
[ 发文字号 ] | 渝文旅函字〔2024〕171号 |
[ 主题分类 ] | 文化旅游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文化旅游委 |
[ 发布日期 ] | 2024-06-28 |
[ 成文日期 ] | 2024-06-04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1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4〕171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15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赵婷代表:
感谢您对曲艺事业发展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重庆曲艺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建议》(第0315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非遗曲艺项目的抢救与保护方面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内的7个曲艺曲种、10位传承人导师、27名学员的传承培训和非遗记录保护工程工作。2022年完成了《曲艺艺术概论》《四川清音现代曲目》编辑工作,并将其列入重庆曲艺理论教学指导参考教学教材。组织国家级、市级非遗传承人,曲艺艺术专家到区县、基层院团开展“四川清音”“四川盘子”等曲艺形式培训百余次。市曲艺团会同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川渝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川扬琴“新时代 新作品”创作研讨会,两地创作专家围绕如何推进新时代四川扬琴作品创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整理归档了四川扬琴资料。开办非遗传习社,扩大非遗曲艺研究成果。录制评书赋赞《天热哪有热血热》、诗朗诵《青春的轰鸣声》、四川清音《志愿·担当》及曲艺教学课程,并在重庆文艺视频号发布。
下一步,我市将在传统艺术普及、传承保护非遗项目等方面加强对非遗曲艺项目的抢救与保护。一是传承保护好非遗曲艺项目,抢救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梯队化培养国家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二是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唱演、伴奏、曲式,以及口述和纸质文献等,开展全面的、系统的抢救性记录,建立非遗曲艺艺术档案,建立“曲艺艺术音像资料库”。三是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级、市级非遗传承人优势,加强非遗曲艺项目的抢救、保护和传统曲艺的普及。四是扎实做好国家艺术基金申报项目,多渠道为专业文艺院团链接整合优势资源,积极争取优秀曲艺艺术项目落地。
二、关于曲艺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方面
加强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成都市曲艺团合作,共同举办《曲韵巴蜀·艺荟山城》曲艺晚会,为青年曲艺人才搭建高规格、专业化的展示平台。积极组织申报青年拔尖人才、后备人才、重庆英才以及特殊人才职称申报等各类人才项目。李佳凭借四川扬琴《血写春秋》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青年演员钱泓伊获得首届川渝喜剧人大赛最佳表演奖。市曲艺团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艺术学院就院企人才培养、学术资源共建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市曲艺团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成都市曲艺团等单位合作,加强展演及人才交流学习。市曲艺团与重庆市艺术学校在资源共享、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联合开设曲艺班,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定制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专业学习课程,持续输送曲艺艺术“新鲜血液”。
下一步,我市将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人才交流学习等方面加大对曲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一是积极探索曲艺等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水平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企业联合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逐步搭建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立交桥”。二是着力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条件,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公开招聘、考核招聘、校园招聘等大力招揽优秀人才。三是持续推动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继续办好曲艺班,通过“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开展基础课程教学,并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引导。四是创新剧目剧本,做好精品车灯节目《欢迎你到山城游》、四川清音《巴渝火锅》《爷爷的画卷》、四川扬琴《芊芊玉手》、琵琶弹唱《重庆盛景》的创新创排工作。五是鼓励艺术创作人员深入基层采风,广泛运用和提炼人民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样式,创作一批体现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情感的作品。
三、关于创排资金扶持,新剧目投入创排方面
2020至2023年,我市累计为市曲艺团投入2700多万元用于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创作演出,先后创排了《疾风知劲草》《记艺山城》等9部作品。川渝非遗精品演艺《映像山城》入驻山城曲艺场,完成商演159场,累计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市曲艺团升级打磨大型文旅驻场演出《记艺山城》,与“扯馆儿”演艺新空间推出了新型文旅驻场演出—时尚方言喜剧秀《“Fun”言派》,与中国长航于2023年7月启动了“艺游三峡”巴蜀文化长江行暨“巴风蜀韵”长江游轮驻场演出活动,累计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同时,联合重庆音乐广播的主播们在重庆音乐广播视频号上举办了《来!“疫”起连麦》直播活动,线上观众数超1.4万,获赞破5万。
下一步,我市将整合资源、拓展演艺市场,加快新剧目的投入创排。一是充分发挥市曲艺团现有艺术资源及团场优势,持续打造山城曲艺场“周周演”品牌栏目,深化拓展“艺游三峡”巴蜀文化长江行系列主题长江游轮驻场演出项目,做好“山城书场”、山城曲艺场驻场演出等阵地演出活动。二是指导专业院团定期到各类学校开展“非遗曲艺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同时号召各区县积极开展各种艺术门类走进校园。支持有条件的校园举办曲艺特色教育,打造曲艺特色学校。三是拓展演艺市场,巩固提升与市级及区县相关部门和文化企业、中小学的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演出、非遗研学和艺术培训。四是精选全市优秀曲艺节目在“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进行展播,指导院团开展视频直播、短视频推广等展演,推出曲艺云上直播、曲艺云端访谈及“云上戏票”互动活动。
此答复函已经冉华章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4日
联 系 人:高金山
联系电话:63016547
邮政编码:401123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