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建议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26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195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25-04-22 [ 发布日期 ] 2025-07-10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26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195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发布日期 ] 2025-07-10
[ 成文日期 ] 2025-04-22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第015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5〕195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第0155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尊敬的骆高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抢抓高铁开通机遇加快推动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建议》(第0155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渝东南地区旅游事业的关心和关注,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武陵山片区旅游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地,西部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引领地,系统推进高质量文旅经济、高水平文旅供给、高品质文旅体验、高效能文旅治理,抢抓渝东南片区高铁开通机遇,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扎实推进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发展工作。  

(一)精心做好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顶层规划。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在《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国家级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提出建议、争取支持,将关系渝东南长远发展的一大批交通、重点景区等重点项目纳入其中。二是纳入全市专项发展规划。将推进渝东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专节写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将加快建设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专节纳入文化旅游“十四五” 专项规划,为渝东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规划支撑。编制《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时,进一步提出建设大武陵山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明确了加快推动大仙女山、乌江画廊、武陵仙乡、世外桃源、黄水林海、边城古镇等开发建设,积极发展山地度假、民俗体验、养生养老旅游,与湖南、湖北、贵州共建大武陵山旅游圈等重点任务。三是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制定关于“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并由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提出着力提升山区库区文旅融合品质,高标准建设大三峡、大武陵旅游带等支持举措。制定渝东南6区县“—县一策”并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立足渝东南6区县自然文化资源针对性提出支持举措并由各市级相关部门落实,推动渝东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出台《关于加快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二)大力打造精品旅游产品。一是支持濯水5A级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安排景评专家现场进行标准指导。安排旅游发展基金100万元,支持濯水景区宣传、智慧讲解、舞美灯光等维护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旅游产品。二是支持神龟峡景区游客中心改造项目。三是支持黔江阿蓬江旅行社创建5A级旅行社,为区县唯一一家5A级旅行社。四是打造乡村旅游线路产品,组织市级平台到黔江区阿蓬江镇、水市镇、石会镇、五里镇等进行实地考察采线,从市级层面进行优质线路产品宣传推广。

(三)强化项目支持。“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等中央资金近 1.7亿元,支持渝东南地区8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文化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加快提升渝东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围绕黔江发展实际,强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支持力度,强化黔江旅游辐射功能。一是黔江恐龙文化产业园项目,包含恐龙地质科考发掘现场展示、地质探秘馆、恐龙主题游乐园等子内容,以恐龙(化石)文化为内核,采取声光电等新型科学技术,打造集“科普研学、主题旅游、文化创意、生态保护”于一体的恐龙文化产业园,开拓黔江区与渝东南周边区县差异化发展新路径,培育“文化+创意”文旅融合发展新体验,弥补渝东南地区游乐项目市场空白。二是峡谷城记忆项目,以黔江老城武陵水岸为核心,联动三台书院、重庆市民族博物馆、黔江卷烟厂旧厂区、城南街道军粮站库房等资源,打造“小城小景、城景融合”的旅游目的地,将黔江打造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旅游城市,助力推动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二、意见建议采纳及措施

(一)支持黔江建设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一是支持武陵文旅推广中心迁移至黔江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举办武陵山文旅相关活动,将部分市级重大活动、会议安排在黔江举办,同时支持策划迎接“630”高铁通车文化旅游活动,帮助黔江提升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指导恐龙化石资源深度开发,协助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恐龙旅游项目,力争在高铁通车前建成恐龙探秘馆和发掘现场游,打造黔江恐龙IP。三是支持黔江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黔江综合交通优势。市交通运输委将继续着力推进交旅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突出设施融合,推动快旅慢游网络体系实现新突破:力争2025 年建成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黔江至吉首高铁开工建设;指导相关区县持续推进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路旅游服务能力,基本实现 5A 级旅游景区15分钟上高速、4A级及以上景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3A级旅游景区通三级及以上公路、A级旅游景区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重要红色旅游景区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同时,推动美丽农村路建设,依托特色农业基地、自然生态等乡村旅游资源,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景观路、文化路、美丽乡村路。

(二)支持渝东南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品牌。一是支持打造“回到重黔”旅游线路。以黔江—酉阳—秀山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载体,联合湖南张家界、湖北恩施、贵州梵净山,共享交通与宣传资源,推出跨省自驾环线,主打“恐龙游客+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生态康养”旅游产品,将渝东南打造成川渝鄂湘黔旅游目的地,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新局面。二是支持渝东南开展旅游景区“串珠成链”行动,打造陵山片区精品旅游线路。策划以黔江濯水古镇、酉阳桃花源、彭水阿依河、武隆仙女山等5A级旅游景区为重要节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将渝东南武陵风光、边城古寨、世外桃源、民族风情之旅作为我市重要主题旅游线路,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和优化设计,推出了乌江画廊土苗风情体验游、渝东南生态康养休闲游、生态观光游、避暑度假游、文化体验游、特色乡村游、人文休闲游等7条渝东南区域精品旅游线路,覆盖武陵山片区近40个景区景点。支持黔江与周边各区县务实合作,全线联动。以黔江为中心,打造“30分钟旅游圈”。与重庆主城联动推出“打个飞滴·湘约重庆”低空观光线路,与重庆主城、武隆区、彭水等地精品景区联动推出“麻辣重庆”旅游线路,与重庆主城、湖北咸丰、贵州遵义、湖南怀化等地知名景区联动推出“王牌四省”旅游线路,与重庆主城、恩施州联动推出“千人游恩施·重庆”旅游线路等精品线路产品,与武隆、彭水、酉阳、秀山等区县联动设计“探秘武陵山之心”系列产品,实现渝东南旅游景区“串珠成链”。

(三)全方位立体式推广营销。以高铁开通为契机,充分发挥武陵山旅游发展联盟作用,在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的牵头下,抱团开展旅游营销,联袂塑造区域整体形象,共同做大武陵山旅游市场。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联盟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切实推动轮值机制高效运行。二是进一步丰富联盟协作内涵,围绕一首主题歌、一个宣传口号、一部宣传片、一本宣传画册、一个宣传 Logo,联合开展宣传营销,提升武陵文旅影响力。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宣传营销活动。支持渝东南各区县积极参与我委组织赴市外主要客源地开展营销推广活动,持续扩大渝东南精品旅游线路在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积极支持渝东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

(一)加强规划谋划。进一步推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涉及渝东南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地落实,结合有关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开展全市“十五五”文化旅游有关产业规划研究,指导渝东南地区各区县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推动差异发展、形成联动格局。

(二)协同推进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项目有序建设。指导渝东南地区各区县围绕国家有关资金政策明确的投向领域,针对性做好项目策划储备,进一步提升前期工作质量,积极争取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支持。探索市场化融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

(三)进一步完善武陵山联盟协同机制。加强联盟内部的联动发展,建立联盟常态化联动协调机制,促进联盟成员在联手挖掘文旅资源、共同打造优质景区集群、共同树立“大武陵”文旅品牌、共同开展宣传营销等方面形成集群合力。加强渝鄂湘黔武陵山区的联动发展,深化整个武陵山周边区域交流合作,推动武陵山区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互动,打破市场壁垒,共同打造武陵山区跨省市精品旅游线路,将“珍珠”串成“项链”,不断拓展旅游市场空间,推动大武陵山片区旅游区域协同发展。

此复函已经高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4月22日

联系人:董泽斌

电  话:67705393

邮政编码:4011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