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45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235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25-04-25 [ 发布日期 ] 2025-07-15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45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235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发布日期 ] 2025-07-15
[ 成文日期 ] 2025-04-25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967号 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5〕235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967号

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李仁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制定二次元、Cosplay及动漫活动监管和校园准入管理办法的建议》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二次元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深远影响,经深入调研并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市委网信办、市卫生健康委、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研讨论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既是长江上游文化高地,也是全国知名的“网红城市”,兼具红色文化底蕴与数字创新活力。全市动漫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通过动漫作品、主题展会等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深度融合。解放碑、观音桥等核心商圈通过引入动漫主题快闪店、沉浸式体验馆等业态,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文化聚集地;洪崖洞、磁器口等传统景区借力二次元元素打造“国风漫展”“非遗Cosplay”等特色活动,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本土企业推出的多部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更通过海外平台传播巴渝文化,成为讲好重庆故事的创新载体。

二、已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开展一系列青少年主题活动。市教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面推进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每年春季开学组织全市中小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评选市级德育品牌399个、优秀德育案例542个。团市委围绕履行政治学校责任,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积极实施青年凝心铸魂工程,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深化青少年“五史”教育、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常态化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习爷爷教导记心中”等主题教育,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活动,创新实施“红岩新青年”“红岩好少年”计划,引导青少年传承中华文脉、赓续红色血脉。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我市10名(组)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选树数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市共评选校级好少年30000余名、区县级好少年4000余名,市级好少年700名,形成了“新时代好少年风采展演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会、“新时代好少年”夏令营、“重庆好少年讲红色小故事”等实践品牌,有效引导好少年在学习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感悟初心使命,立志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阻断不良文化渗透。一是严把文化审核备案入口关。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管理的通知》,持续完善“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核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严把审核关口。市广播电视局严格落实网络动画规划备案和成片上线审核机制,从创作生产阶段着手,扎牢内容入口关,严禁违规网络动画片上线播出,2024年累计审核包括网络动画片在内的网络影视剧片300余部,驳回修改或不通过100余部。督促各网络视听播出平台设立专门的内容审核部门,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审核人员,对上传的网络动画片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确保节目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切实保护青少年收看权益。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占领文化传播主阵地。市教委联合市委网信办,将“预防沉迷”“戒除网瘾”等内容作为中小学网络素养教育内容,通过微宣讲、微访谈、辩论赛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联合西南大学建立全市网络素养教育基地,编写网络素养教材,打造网络素养教育示范点,累计开展相关宣教活动5000余场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依托重庆共青团“小火锅、小红梅”粉丝形象,创作短视频、动漫海报、小游戏等“青春版”“正能量”网络文化产品330余个(期),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充分发挥网络视听宣传阵地作用,丰富网络动画片供给,指导重点网络视听平台播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视听节目,体悟中华传统文化提升精神境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第1眼TV-华龙网推出“红岩思政”大型系列报道20期,推出“一分钟科普视频”活动。视界网刊发、刊播教育类稿件、视频300余篇,总阅读量超560万次。少年先锋报社赛乐网推出“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国旗下的讲话”“跟着课本去研学”“趣诗词”“非遗之美”等网络视听节目,生动形象地展现全市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三是开展家校共育主题活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市教委指导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家校沟通主题活动,发布“渝儿有方”家长成长指导课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育儿理念。全市自2024年起推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ABC能力认证,共培训认证7100名心理健康教师,印发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实现学校心理辅导室全覆盖。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骨干人员培训6期,培养164名骨干,持续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三)突出文化业态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公安、市场监管、教育、文旅等部门适时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教育集中区域的商铺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查处违规销售低俗动漫卡牌、暴力桌游等行为。推动连锁企业与教育部门签订承诺书,要求校园周边门店设立“青少年适宜商品专柜”,对动漫类商品加贴适龄标识,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内容。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整治,突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集中整治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醒目位置呈现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以手办文具、动漫二创等方式变相发布低俗色情内容,利用密聊软件、加密照片等方式实施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等突出问题。市广播电视局开展“清朗视听”IPTV集成播控平台、网络微短剧、广播电视视频点播、非法互联网电视应用软件和终端设备等专项整治活动,排查互联网平台和实体店铺2200余家,发送宣传提示信息1200余条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0余台次。竭力压缩违法违规网络动画片生存滋长空间,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常态化巡查检查,依托“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对核心商圈、文旅地标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严厉查处违规展演活动和低俗周边产品销售。持续净化网络视听播出环境,深入排查整治网络视听播出违法违规网络动画片,误导青少年价值导向的行为。市广电视听监测中心对全市9万余个网站进行7×24小时不间断网上监测,重点对“视界网”“华龙网”等全市49家持证网站视听节目播出进行监测,并建立网络视听违规快速报告制度,及时发现交办违法违规节目线索,2024年累计发现并移交查处违规网站(含APP)14个。畅通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作用,开设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通过023-96377举报电话、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受理网民举报,累计受理涉赌博、淫秽色情、低俗类有害信息举报线索16372条,联动市通管局依法依规关闭涉赌博、淫秽色情类网站428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实践阵地和品牌活动作用,融入学校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育引导青少年牢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发挥组织育人优势,深入挖掘、充分用好红领巾、队旗、队徽等少先队标志的教育内涵,规范开展少先队仪式教育,活跃提升少先队组织生活,引导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中培养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培养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的萌芽。联合高校开设动漫内容审核、文化IP开发等课程,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主流价值观的从业者。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实施优质内容“上网”工程,精心打造一批网上“思政金课”,打造“理响青年”“青春红岩”“渝可渝爱”等精品IP,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推动学校将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引领未成年人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德。

(二)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持续开展文化环境整治。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督促平台严格落实实名制,推广首席网络安全官制度,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应用,完善未成年人内容审核机制,深化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直播、游戏、网课等平台规范管理。利用AI识别技术对线上漫展直播、短视频内容进行动态筛查,及时拦截不良信息。在重点场所部署智能巡查设备,实时监控人流密集活动,提升安全隐患预警能力。持续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联合开展“清朗”“净网”等专项行动,大力整治不良网络社交行为等突出问题和“自媒体”乱象。加大对属地网络平台、MCN机构、网络直播平台巡查力度,加强涉未成年人网络产品安全评估,严厉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绕过“未成年人模式”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社会共治凝聚多元合力,促进新兴文化业态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文化进校园活动,按程序进行审批报备,规范过程管理,推动进校园活动与学科教学、班团队会、综合实践活动、课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机融合。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引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导向正确、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文明家庭创建为抓手,建立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学校通过家长会、培训会等指导家长和学生用好未成年人上网模式,科学干预、有效防范未成年人沉迷二次元、Cosplay 、动漫活动等问题。指导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承诺、制定行业自律建设公约,促进新兴行业良性发展。畅通公众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不同方式参与不良文化内容治理。通过监管机制的系统化、产业生态的良性化、价值引导的深层化,引领二次元文化成为弘扬红岩精神、传播巴渝故事的创新载体,助力青少年在感受动漫艺术之美的同时,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此答复函已经高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4月25日

联 系 人:王青松

联系电话:63235072

邮政编码:4011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