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76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170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25-04-02 [ 发布日期 ] 2025-07-18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76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170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发布日期 ] 2025-07-18
[ 成文日期 ] 2025-04-02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995号提案答复的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5〕170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995号

提案答复的函

唐代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渝东北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第0995号)收悉。经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优化规划布局。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渝委发〔2024〕2号),以渝东北各区县三峡旅游资源为载体,将三峡旅游作为全市核心旅游产品之一进行重点谋划,提出塑造壮美长江三峡文旅名片,持续打造世界内河游轮集群等旅游精品,着力建设世界级三峡旅游核心吸引物集群。编制实施《重庆长江三峡地区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打造“大三峡”旅游发展升级版实施方案》,提升长江三峡游轮、峡谷观光探险、平湖休闲度假、高山生态康养品质,做强中国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品牌。

(二)提质扩容产品供给。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巫山巫峡·神女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完成创建任务。三峡库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110家,其中5A级3家、准5A级1家、4A级46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市级旅游度假区8家,初步形成了集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于一体的特色景区、度假区集群。水上巴士、平湖快艇、休闲轮渡等产品加速发展,多元化水上产品体系正加速形成。旅游住宿迭代升级,现有星级旅游饭店30家,占全市24 %。

(三)加速推进文旅融合。旅游演艺升级发展,《归来三峡》《烽烟三国》等演艺项目加速创新,《川江号子情》《牡丹红》等演艺产品缤纷登场,万州获评“中国曲艺之乡”、梁平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万州区南浦剧场获评“重庆演艺新空间”。奉节成功承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第六次联席会议,在成都开展“奉节好品进成都”推介活动,示范带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非遗旅游加速发展,实施国家级非遗项目11项、市级非遗项目182项,建成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8个、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2个。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实现渝东北各区县博物馆、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至少配置1处的目标。

(四)合力塑造宣传品牌。宣传机制日渐成熟,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发挥实效,轮值主席单位牵头推进,市区(县)联动、一体化宣传营销合力加速集聚。成功举办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世界大河歌会、长江三峡旅游一体化宣传营销大会、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等品牌活动,持续唱响“壮美长江·诗画三峡”旅游品牌。整合央媒、市级媒体等官方宣传平台及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资源,形成多维度传播态势,全网曝光量超10亿人次,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五)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三峡库区景区危岩地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力抓好三峡库区文旅安全;聚焦高风险旅游项目问题症结和薄弱环节,加强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确保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稳定运营;聚焦开放式景区景点管理,分门别类建立责任清单,杜绝管理空白。常态化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特别是A级旅游景区“体检式”暗访检查,持续开展“三峡游”专项整治,加强负面舆情监测应对,守住三峡文化旅游安全底线。

二、充分吸纳意见建议,抓好提案办理落实

(一)关于“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加强整体联动形成强大合力”的建议。目前三峡旅游区域协作建立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鄂渝轮值主席会议、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等机制,区域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建议,统筹加大区域协作力度,深入推进“大三峡”文化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加快万开云、奉巫巫城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提升三峡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加速构建“一心多点”旅游集散体系。加大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质量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巩固完善川渝文化旅游合作、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渝鄂轮值主席会议等长效机制,推进川渝、渝鄂在宣传营销、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快形成有辨识度的文旅跨区域合作成果。

(二)关于“互促共建协同发展,差异化特色化打造产品业态”的建议。加快奉节白帝城遗址、云阳磐石城遗址、忠县皇华城遗址等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打造长江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深入研究渝东北的巴文化、三峡文化、民俗文化等,围绕独特文化元素,差异化开发深度文化体验游产品,如古城文化研学游、传统民俗节庆游等,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当地文化底蕴;突破传统观光旅游模式,引导市场主体推出三峡游轮主题度假游,结合游轮的舒适体验与沿途美景,举办主题派对、星空露营等特色活动;充分利用渝东北的山地资源,打造山地户外运动旅游产品,开展攀岩、徒步、山地自行车等项目,吸引年轻和热爱运动的游客群体;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出农耕体验、农产品采摘、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结合“渝味360碗”美食推广活动,推出“跟着美食去旅行”系列体验项目等,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业态。

(三)关于“深化旅游形象推广,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旅游品牌”的建议。深化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和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等机制,联动协同开展宣传推广。以“壮美长江·诗画三峡”为核心品牌,结合各区县独特文化资源,如奉节的诗城文化、巫山的神女文化、忠县的忠文化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品牌打造中,形成特色地方子品牌,如万州打造“高峡平湖·多彩万州”、云阳突出“天下龙缸·云端廊桥”等,形成品牌矩阵,提升品牌辨识度和吸引力。强化与四川的交流合作,深化实施“川渝一家亲—景区惠民游”活动,助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持续打造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世界大河歌会、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巫山国际红叶节等品牌节会活动,着力提升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品牌影响力。创新打造高铁旅游宣传矩阵,谋划制定高铁旅游品牌营销策略,构建“高铁为媒·旅游唱戏”的宣传营销新体系。

此复函已经高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4月2日

联 系 人:周兴廉

联系电话:67705293

邮政编码:4011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