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78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297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25-05-17 [ 发布日期 ] 2025-07-18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278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297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发布日期 ] 2025-07-18
[ 成文日期 ] 2025-05-17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997号提案答复的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5〕297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997号提案答复的函

熊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建议》(第0997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27.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3%,较2019年增长109%。欧洲时报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入境游影响力榜单”中重庆位列第三位,凤凰网财经等媒体报道“泰国中产挤爆重庆”。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打造多样旅游产品。推动“文旅+百业”,培育《天下大足》《三峡侏罗纪》等沉浸式新产品新场景,推出万州天生城文旅街区等新景区景点103个、城市CityWalk精品线路10条、休闲度假露营地246个,开发低空飞行体验等旅游消费新热点近1000个;上线全国首个“演艺地图”,推出演艺场所100家;“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环线、冷水风谷休闲度假营地交旅融合项目入选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名单,重庆1949大剧院入选2024年首届“文旅经济盛典”十大创新案例。

(二)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能,促进旅游消费。打造消费新场景,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5个(新增3个),列全国第2。创新消费新模式,拓展“跟着演出去旅行”,举办营业性演出6.6万场次,同比增长37.5%,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79场,同比增长14.5%,票房收入约11.85亿元,拉动消费约56.88亿元。预计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实现国内游客花费4.7亿人次、50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6%左右。 

(三)加强对外宣传营销推广力度,提升国际影响力。一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印发《重庆市入境旅游促进计划(2024—2026年)》,赴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150余项推广活动,促成重庆至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槟城开通直航,入境游客超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83.6%。重庆位列欧洲时报2024中国城市入境游影响力榜单第三名。二是引入和打造国际品牌活动,承办中拉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电视共同体高峰论坛等国家级重要活动,策划实施“机遇中国·品牌重庆”全球宣传推广行动,以及“陆海之约”“渝见世界”“感知重庆”“感恩自然”等品牌活动,打造国际传播融媒节目《Let's Meet(渝见)》。三是构建“三位一体”城市国际传播工作体系,重庆国际曝光度在国内权威机构榜单中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五,连续六年全国前十,有力提升重庆文旅国际知名度。四是擦亮重庆国际旅游城市名片,自2025年4月19日起,重庆在主城两江四岸核心区域启动常态化“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展演,通过科技赋能的光影艺术,打造可阅读的立体画卷,向全球展现最宠游客的8D魔幻国际都市魅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吸收采纳您的建议,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精确度,提升重庆城市国际影响力,推动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一)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一是打造文旅“爆款”和新场景。通过空间重构、文化赋能、科技融合等手段,推出一批具有沉浸感、互动性、差异化的主题街区、夜间光影秀等体验载体。培育推出文旅“爆款”品牌,建立“爆款”产品孵化矩阵,做强精品景区,做精三峡游、两江游、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江津“1314爱情环线”、三峡之巅徒步等“文旅+”特色产品,做亮赛事节会等品牌IP,推动影视场景转化为文旅产品。二是构建国际化旅游服务环境。持续加强入境游客较为集中区域的旅游服务中心外语咨询服务,持续推动提升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外语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完善综合客运枢纽、大型商圈、购物商店、医院、重点景区及文博场馆等场所的外语标识标牌逐步创建重庆旅游多语种呼叫中心,为入境游客提供旅游线路、景点介绍、交通信息、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咨询和投诉服务,实现入境旅游投诉的实时跟踪和及时处理。三是持续提升入境旅游服务人员水平。加强入境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丰富人才培养渠道,重点培养和引进国际营销、外语导游、同传翻译、小语种讲解员等方面人才,全方位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加强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精确度。一是塑造重庆国际化旅游形象。策划实施“六个一”项目(一个旅游外语官网、一个旅游主题LOGO、一句旅游宣传语、一批旅游外宣视频、一批旅游外宣资料、一批重庆旅游推广大使),推出系列城市形象宣传视频、《新重庆2025》《大美重庆》画册等外宣品和城市IP产品;打造“你好!重庆”对外推广形象品牌,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参加重要国际旅展并开展“你好,重庆”主题推介活动,巩固拓展客源地市场,开发新兴市场。二是强化部市合作,通过我驻外大使馆、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开展市场营销合作,邀请境外网红、媒体达人来渝考察采风,举办第三届“我想去中国”短视频创意大赛等活动,提升在地营销实效和成果转化;积极参与“感知中国”“欢乐春节”等国家级品牌文化活动,承办好“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等国家重点外宣活动,将重庆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丰富旅游内涵,提升重庆旅游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三是加强品牌培育,迭代升级2025重庆国际旅行商大会,搭建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发挥网红赋能效应,放大“甲亢哥重庆行”宣推成效,常态化开展“向世界讲述重庆”活动,持续打造传播热点。四是创新拓宽外宣渠道,持续推动与腾讯、抖音、微信合作开展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等网络外宣,吸引全球游客关注。

(三)持续提升重庆国际影响力。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加强与中国旅游集团等龙头企业战略协作,深化景区、度假区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运营能力和效益。加快推进中旅集团、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等头部企业在渝项目投产达效。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策划推出一批优势文旅项目,推动市级和区县级文化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持续引进高端旅游引擎项目,积极推动两江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尽快落地。二是培强市场主体。联合开展文旅企业阶梯式培育计划,推动重数传媒、灏翰网络等企业上市。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深化文旅产业与金融互促融合。指导南滨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复核,开展全市市级文化园区、基地复核和创建工作,培养1—2个数字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验收以及渝中区、江北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复核和创建工作。三是加强政策支持。统筹利用现有文化旅游专项资金,特别是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大对国际性文旅品牌项目、国际性文化演出活动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支持川剧《霸王别姬》、舞剧《杜甫》、芭蕾舞《追寻香格里拉》及杂技《天女散花》等重庆特色精品演艺“走出去”。指导重庆广电集团(总台)、重庆麦芽文化传媒公司等单位制作相关影视剧、电视栏目、综艺节目“出海”传播。打造“光影重庆”影视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相关特色功能,提高来渝影视项目审批效率。四是打造文旅消费地标。依托山水城市特色景观,统筹推动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国际消费“双极核”建设,奋力打造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世界知名商圈,精心实施磁器口、十八梯等特色商业街区提质改造,陆续建成长嘉汇、来福士等80余个消费新地标,创新开拓龙门浩、天台131等“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消费空间赋予了都市旅游独特的“山水魅力”。

此复函已经我委高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5月17日

联 系 人:罗佳雯

联系电话:67460025

邮政编码:4011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