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310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227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成文日期 ] 2025-04-25 [ 发布日期 ] 2025-07-23
[ 索引号 ] 11500000MB19069553/2025-00310
[ 发文字号 ] 渝文旅函字〔2025〕227号
[ 主题分类 ] 文化旅游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旅游委
[ 发布日期 ] 2025-07-23
[ 成文日期 ] 2025-04-25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29号提案答复的函

A

同意公开

渝文旅函字〔2025〕227号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29号

提案答复的函

罗贝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文艺产业数字化发展,助力建设数字重庆的建议》(第1029号)收悉。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有序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一是持续建设“重庆云上博物馆”平台。2022年4月开始启动“重庆云上博物馆”项目建设,利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藏品数字化展示、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线上服务等方面,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文博资讯服务。目前,已经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及部分区县博物馆等10家正式上线。2024年度,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2024年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被中国互联网协会评为“2024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特色案例”。二是积极推进舞台艺术数字化传承传播服务。2021年以来,协助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来渝录制京剧《双枪惠娘》《珠帘寨》《秦良玉》及流派经典折子戏等作品。组织13个市级传播平台开展“艺心抗疫·相约云端”优秀文艺作品展播。出版《重庆市舞台艺术优秀剧目选集(2016—2020)》等。申报的折子戏组合《思凡》《拷红》《凤仪亭》《郗氏醋》和川剧《灰阑记》,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三是有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我市 53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 707 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数字化采集与归档工作。

(二)持续促进推广文旅消费。出台《重庆市2025支持市场主体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奖励措施》《重庆市入境旅游促进计划(2024—2026年)》《“中国年·重庆味”2025年春节文化旅游惠民消费若干举措》等系列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消费活力。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新春惠民演出季”等文旅消费惠民活动近2000余场次,推出景区门票减免、娱乐演艺优惠等消费惠民举措,惠民金额近1亿元;联合携程、去哪儿等平台及商家发放惠民补贴,直接产生订单总销售额3450万余元,带动文旅综合消费约1.7亿元。联合市商务委等部门联合制定完善《2025年重庆美食“渝味360碗”评选推广总体工作方案》及《宣传方案》,各区县开展“渝味360碗”美食惠民消费活动40余场。开展“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暨外事礼品征集活动,提高文创产品知名度。

(三)文旅数字化宣传成效显著。“组织开展“与辉同行”重庆行专场活动,开展“非常重庆 非常好耍”“渝味360碗”“重庆四季好风光”网络达人采风等专题宣传,社会反响热烈。组织四季重庆旅游优质资源推介活动,与中央电视台新媒体平台推出“如果我写家乡”联合宣传《最美“乡”遇》大型融媒体活动,与新华社共同推出“我们不卷,但重庆很美”系列短视频宣传,总浏览量超1.5亿人次。“重庆文旅”抖音号传播指数每月均居全国前列。“重庆—最宠游客的城市”品牌传播活动入选文旅部2023年度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十佳案例。

(四)强化实践培育数字文旅人才。结合数字文旅建设,在谋划和开展数字文旅应用场景建设中锻炼培养数字文旅人才。定期举行文旅数字化等培训讲座,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文化工作者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工作,为受援区县招募文化工作者,夯实基层文化工作人才基础。鼓励乡村非遗传承人建设非遗工坊,参加研修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等,提升技能艺能。

(五)持续提升数字版权保护水平。运用新技术升级“重庆市数字版权云端服务平台”,纳入渝快办一网通办,已有130余万件作品完成登记保护。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拟对现有版权登记平台进行升级迭代。目前已将“版权服务一站享”模块纳入“书香重庆”应用建设规划,并将“图像识别分析”“文本查重分析”“优秀版权作品展示推荐”“统计分析”等功能纳入一期建设规划。强化技术赋能与协同治理,提升文艺数字产权保护水平。

(六)提升文旅数字化治理能力。按照数字重庆总体部署持续推进数字文旅应用建设,建成“高品质文化生活”“惠游重庆”“巴渝文物”等数字化应用,涵盖公共文化服务、文旅产业监测、景区和旅行社监管、文物保护利用等应用场景,接入景区、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视频、客流等数据。目前已接入1200余路视频数据,300余家文旅场所客流数据以及2.4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对市场前景条件较好的“惠游重庆”等应用,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快推进群众服务端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高品质文化生活”综合场景应用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一等奖、2024年数字重庆优秀应用金奖。“惠游重庆”获评2024年数字重庆优秀应用铜奖;“巴渝文物”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充分研究吸纳您的建议,积极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技术,持续推进我市文艺产业数字化发展,助力数字重庆建设。

(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修订完善《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指导相关园区学习借鉴苏州工匠园等线上线下互动新零售模式,直接对接文旅消费市场。抓紧出台《重庆市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引导并鼓励区县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激活文旅消费市场。落实好《重庆市2025支持市场主体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奖励措施》等具体举措。

(二)指导加强数字文旅产业招商。继续指导南滨路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做好数字文旅产业招商。稳步推进挑花厂数字文创产业园、重庆西部航天城、两江影视动漫文创园、璧山电竞馆、九龙美术半岛文旅综合体等在建数字文化产业项目。做好数字文化重点招商项目储备工作。

(三)持续加大文旅产品供给。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牵引带动作用,培育低空文旅、演艺新空间等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做靓“渝味360碗”美食品牌,引导发展“美食+直播”“美食+演艺”等新消费场景,以及“美食+艺术馆”“美食+博物馆”等特色主题餐饮。

(四)持续开展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围绕“五一”、端午、国庆假期和暑期等消费旺季,开展“渝味360碗”美食荟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系列活动;举办第十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联动携程、美团等网络平台,以及中石油、中石化、金融机构等,引导区县政府、文旅企业,发放文旅消费惠民消费券、出行补贴等,撬动文旅市场消费增长。

(五)创新拓宽文旅数字化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持续创新加强宣传推广,探索通过微短剧等形式带动游客和消费增长。充分挖掘各类文物、文学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通过抖音、B站、小红书、快手等开展互动化传播,持续开展“非常重庆非常好耍”品牌宣传和专题宣传。

(六)创新数字文旅人才培养引进。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支持力度,重点推动实验室技术理论研究与行业深入结合,推动与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分别打造的智慧旅游产业学院、城市品牌与文旅现代产业学院等产学研基地开展合作及课题研究。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大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升数字文艺人才培养质量。

(七)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应用建设。持续深化“惠游重庆”“高品质文化生活”“巴渝文物”“景区安全智管”等数字化应用建设,提升AI导览、电子讲解和票务预订等服务便利化功能。深化“书香重庆”应用版权模块建设,加强文艺数字产权保护。

此复函已经高琳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4月25日

联 系 人:艾永发

联系电话:63236141

邮政编码:4011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