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以“四互四共”推进中埃联合申遗
中国白鹤梁与埃及罗达岛尼罗尺联合申遗是跨国同类型遗产联合申报的积极探索,涪陵区秉持科学、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以“四互四共”为抓手,推动中埃联合申遗走深走实。
遗产价值互联,探索“共性”。涪陵区积极探索以白鹤梁和尼罗尺为代表的水文遗产在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共同特征和价值,并立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持续开展《中埃联合申遗可行性研究》《世界水文遗产系列调查》《大河水文与农业文明的关系研究》《世界水文遗产的比较研究》等课题研究,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提供新对策。
文化交流互访,寻求“共鸣”。2023年,先后拜会埃及驻华大使,派出联合申遗代表团出访开罗,邀请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相关人员来涪参加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委托中国驻埃及使馆向埃方发出联合申遗照会,得到埃方积极响应,使得白鹤梁与尼罗尺的“双向奔赴”成为可能。
推动文明互鉴,促成“共识”。2024年5月,重庆市政府代表团参访埃及并召开中埃联合申遗座谈会,双方对联合申遗达成合作共识进行了深入探讨,埃及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影响,这些报道成为埃及和阿拉伯国家了解中国白鹤梁的重要窗口。
申遗流程互助,携手“共创”。接下来,中埃双方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申遗规程要求,建立联合申遗机制,共同制定联合申遗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在资源共享、合作研究、共同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