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区县风采

综合治理,共筑文化娱乐场所新防线 ——璧山区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改革试点经验做法

日期: 2025-11-03

2025年,璧山区立足区域实际,坚持系统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传统手段与智慧监管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有力推进“完善综合治理机制,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监管”服务质量提升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提升区域文娱场所监管规范化、法治化、智能化和多元化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成立由区文化旅游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实体化运作统筹日常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原则,建立区文化旅游委牵头,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局、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等17个部门及相关镇街为成员单位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监管合力。通过季度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难题。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综合监管,制定《完善综合治理机制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联合执法技术监管”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推动机制相关单位联合开展文娱场所经营秩序、未成年人保护及“扫黄打非”、卫生、建筑和消防安全等执法检查。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55人次,检查文体旅市场1063家次,立案26件,结案23件,收缴各类非法书籍、音像制品等271册(张),没收低俗、赌博卡片3900张,推动属地街道常态化巡查400余次。

二、突出监管重点,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将未成年人保护作为文娱场所监管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好少年儿童校园和社会安全“三防”工作,着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规范网吧、歌舞娱乐等场所经营行为,严格落实娱乐场所未成年人禁入规定,督促全区所有网吧、KTV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识。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专项整治,持续深化“护苗”专项行动、“扫黄打非”专项整治以及出版物、印刷企业的一户一档工作,严格落实中小学周边200米内不得设立娱乐场所的规定。依托32个“青少年之家”开展普法宣传、价值观教育等活动20余场。动员“五老”监督员检查网吧529家次。

三、创新监管技术手段,实施差异化监管

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搭建文化娱乐市场智能监管平台,整合成员单位监管数据,有效推动信息共享。逐步全区网吧、KTV等场所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对进入场所的人员进行自动人脸识别和告警上传。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对提供餐饮服务的娱乐场所实施视频监控建立一场所一档案电子化管理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建立三色动态管理制度,将场所划分为绿(合规)、黄(警示)、红(违规)三个等级根据场所类型和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高风险场所增加检查频次,2025年对5家红牌场所实施重点监管

四、动员各方力量,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管。设立24小时举报热线,鼓励公众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参与监督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组织合规培训与标准制定。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规经营者实施行业禁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义务监督员。组织全区娱乐场所经营主体签订《安全经营承诺书》《依法经营承诺书》,提升经营主体自律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数据发布

数字人播报

来渝旅游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库

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