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大事记(2022年7月)
7月1日,四川省广元市文化旅游资源及项目招商推介会在渝举行。推介会上,广元市推出5条文旅精品线路、5条研学旅行线路以及多项惠民活动。
7月5日,“向往的生活在成都——联动七城暑期游宣传推介座谈会”在渝举行,推出四大主题40条暑期游特色线路,邀请八方游客体验“向往的生活”。
7月7日,川渝两地京剧艺术交流研讨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双方将坚持以“活动共同主办、品牌共同打造、剧目共同合作”为导向,强强联合,用好优势资源,携手促进西南片区京剧艺术向阳发展。
7月8日,由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委、区政府主办的“惊奇自贡·好玩大安”暑期旅游营销(重庆)专场推介会在渝举行。本次推介会旨在推动大安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助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7月9日,《中国文化报》头版刊发“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推动文旅融合走深走实”,深度报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效,将有利于在全国推广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形象,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7月13日,由市艺术创作中心、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共同主办的“川渝地区少数民族戏剧创新与发展沟通会”在渝召开,双方围绕彝剧、土家剧等少数民族戏剧剧本挖掘、表演程式化、声腔改良、民族服饰舞台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并就制定川渝地区少数民族戏剧创新发展三年规划、举办研讨会和戏剧汇演等具体事宜达成了共识。
7月13日,“第二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足石刻华服周”活动报名通道正式开通。该活动由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重庆日报联合举办,旨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活动持续至2022年11月15日。
7月13日晚,伴随着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推出,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陈智林主演的《草鞋县令》在重庆大剧院的完美谢幕,历时15天的第五届川剧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第五届川剧节落地重庆,这也是川剧节第一次走出四川,活动期间,沈铁梅、陈智林等12位川渝两地梅花奖获得者悉数登场,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大剧院、重庆大剧院中剧场、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剧院和群星剧院等剧场展演17场各类型演出,让戏迷观众一饱眼福。
7月17日,2022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隆重开幕,来自重庆、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五省市的文旅部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文旅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们汇聚一堂,共“画”武陵山文旅发展新蓝图。武陵山的部分地区也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范围,开幕式上,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代表签署了《中国武陵文旅目的地共建计划》,逐步将武陵山片区打造成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成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7月21日至7月23日,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明月山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梁平站)在梁平举行,包含明月山主题调研、川渝美协采风写生、特色商品和美食展销等九项子活动。本次活动全面展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各区县积极落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共同谋划推进项目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产业协同发展、深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化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激活研学旅游产业,助推优质研学企业签约入驻梁平,进一步深挖梁平文化和旅游资源。
7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云南省昆明市拉开帷幕,川渝联合参展亮相,两地文旅部门在展区设计、线路推荐等方面联袂展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别样魅力。旅交会上,两地共同推介“成渝高铁巴蜀文化游”“夏季清凉避暑游”“亲子研学之旅”等体现巴蜀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现场为嘉宾送出景区门票、文创产品等文旅大礼包。本次旅交会是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成员单位共同擦亮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的一次有益尝试,多维度展示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自然风光之美和多彩人文之韵。
7月24日,红岩干部学院、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遵义干部学院、扎西干部学院联合成立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红色教育联盟,全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红色教育品牌做大做强。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部门政府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省区市文化旅游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