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 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简报(第13期)

日期:2024-06-19

△重庆市转发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财政部《关于印发〈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费保障方案〉的通知》。为有效推进全市四普工作,5月31日,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财政局联合转发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财政部《关于印发〈<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费保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区县(自治县)按照有关要求将四普工作经费列入相应财政预算,落实四普工作经费保障。

△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市级试点工作圆满收官。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重庆市于2024年4月底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阶段工作,于5月顺利转段。为积累野外实地调查工作经验,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普查各项任务,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我市文物资源特点与普查工作实际,确定江津区、北碚区为市级试点区,分别以全类型和工业遗产遗址类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开展普查调查全流程工作。通过全面完成国家级、市级试点工作,为全市普查推进探索了工作路径、形成了基本经验。一是组建专业普查工作队伍。江津区充分利用文物部门的专业性和考古勘探、勘测部门技术辅助作用,组建“3+1+1”的工作队伍,即3支区文管所普查工作队、1支市勘测院江津分院测绘队与各乡镇街道文化站普查工作队组成实地普查队,在定点专家、市四普工作专班的指导下开展普查工作。北碚区统筹区级文物部门、试点普查区域企业、志愿者、高校等人才48名,组建包括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勘察测绘、数字应用等专业技术力量的2个普查队,高效开展试点工作。二是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总结。江津区通过对20处全类型不可移动文物调查,梳理出古文化遗址的四至边界确认、古建筑类文物附属文物的界定、文化景观登记的范畴和年代界定等全市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17项,并根据试点经验结果提出应对建议。北碚区重点关注新发现线索的调查,通过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遗址区内16个厂区,54幢建筑的平、立、剖测绘,保存现状和病害勘察等信息采集登记,对工业遗产及附属物的界定、计量、数据采集等给出建议。三是形成经验为全市普查打样。市级试点工作跑通队伍机构建设、普查内外业工作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复核、提交等全过程,为全市开展普查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江津区定点专家燕妮现场讲解“古遗址”登记的注意事项

△重庆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题宣传。2024年6月1日,由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市商务委、重庆市政府外事办、九龙坡区人民政府、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九龙坡区举行,活动涉及1场市级比赛、11场演出、6个专题展览。其中,特别设立“一分钟看懂重庆四普”专题展,图文并茂地向市民解答了“四普是什么”“四普做什么”“重庆四普怎么做”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全民支持普查、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工作氛围。

市民在四普宣传展板前驻足观看

△市四普专班深入各区县,实地督导普查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四普第二阶段工作,切实了解基层普查队伍工作情况,市四普工作专班根据国家四普办工作要求,结合各区县(自治县)文物工作实际,制定实地督导工作计划,再促一促、再抓一抓、再推一推,扎实提升全市普查进度与质量。目前,市四普工作专班已赴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江津区、荣昌区,会同区县定点专家,为各区县(自治县)在普查过程中出现的四普数据手机采集、RTK数据采集、古文化遗址断代、图纸绘制等问题答疑解惑。

市四普专班指导北碚区使用四普系统软件

△长寿区四普第二阶段工作有新发现。长寿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于5月正式启动普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以“严”字当头,“实”字托底的工作作风,收获喜人新发现。一是长寿区普查队通过大量查阅地方志书、文献结合长期以来的线索收集,在城区三洞沟峡谷边缘调查发现约百米长的清代城墙遗址,据考证,该段城墙修建于清嘉庆年间,目前保存状态良好。该遗址的发现是长寿区四普重要工作成果,为研究长寿城市历史变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二是结合蜀道(荔枝道)专项调查,长寿区新发现长寿荔枝园、长寿古驿道(马岭段、观音岩段和柯家坪段)遗址,进一步明晰了荔枝道的构成,为后续开展荔枝道系统性研究、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实物支撑。

长寿新发现清代城墙遗址

长寿古驿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