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 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简报(第21期)

日期:2024-08-28

全市实地调查稳步推进。6-8月为重庆主汛期,全市多地接连发布暴雨或高温预警,外业条件艰苦。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细致研判,科学制定“安全、稳妥、有序、渐进”的工作方针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各类影响阻碍,有序推动实地调查。一是强化运行调度,定期组织召开全市片区调度会问进度、听意见、解难题。要求各级专家全力协助基层队伍,做好全流程业务指导。二是严格跟踪问效,实行挂图作战列表上墙,每周汇总更新各区县进度数据进行晾晒,“按图索骥”找靶向,精准施策抓整改。三是坚持量力而行,质效并重,不盲目追求进度,要求各区县科学制定普查策略,合理安排外业时间,将普查队员人身安全放置首位。截至8月上旬,实地调查“三普”复查3328处,新发现140处,较7月显著增长。

全市启动首轮实地督导。为全面落实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暨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切实推动实地调查提质增效,近期,市四普办正式启动首轮实地督导。督导组由市四普工作专班成员与区县定点专家组成,分3支队伍赶赴3个片区19个区县。以实地踏勘与座谈研讨贯串的方式,采取现场答疑实操难题、会上梳理滞后阻碍、明确细化工作措施等“三步走”,促进业务交流与进度督促。市四普办将适时启动第二轮督导工作,坚持以督压责、以督促改、以督提效、督助结合、压茬推进,确保年底完成第二阶段既定工作任务指标。

市四普办拟印发“四普”登记表填报指南2.0版本。近日,市四普办根据各地外业实际情况,将日常收集汇总的典型问题再次梳理,加大沟通对接研讨,反复斟酌打磨完善,形成“四普”登记表填报说明细则、填报范本、填报常见问题及解答等全套指南2.0版本,即将下发至各区县作为业务参考。其中,填报说明细则对图纸及照片册页、基本信息等进一步细化增补,范本则对应更新。常见问题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下发的标准,重点对“变更”包含的内容进行调整。

多地召开“四普”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近期,渝中区、江北区、巴南区、江津区、潼南区、开州区、万盛经开区、垫江县、巫山县等9个区县已组织召开辖区内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暨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各领导小组组长听取近期工作汇报并作下步部署。其中,巴南区邀请市级专家白九江与定点指导专家陈东参会,会后立即开展业务培训,突出精准赋能,提升普查队伍政治素质与业务本领。

各级专家履责于行服务基层。重庆“四普”第一阶段成功构建市区两级专家组模式,第二阶段充分发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创新优势,协同发力服务基层。市级专家邹后曦一行与定点专家牛英彬共赴现场,“新老结合”共同指导荣昌区做好考古发掘与重要线索收集、整理、阐释,致力文物“活”起来。酉阳县定点专家徐进指导普查队对新发现线索作规范描述,现场及时修改完善测绘图纸,避免重复返工,提升外业效率。截至8月上旬,各级专家现场指导次数共110余次,电话沟通等其他咨询方式指导次数共300余次,携手助力普查队伍跑出“加速度”。

渝中区实地调查成果凸显地域特色。7月以来,渝中区四普办认真分析当下形势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打表推进工作进度,做到复核与新发现调查并重,成效显著。截至8月上旬,复查文物总量过半达55%,新发现线索54处。尤其在新发现方面,渝中区普查队按照国家文物局联合相关部委下发的文件精神,结合辖区内近现代文物资源富集特点,重点聚焦国防、铁路、水利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调查,新发现一批军事要塞、铁路道桥、工业设施、水利设施等线索。此外,及时组织专家对新发现线索开展论证,初步形成名录,力争实现区域文物类型全覆盖。

綦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母明江开展“四普”现场调研。8月6日,綦江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区长李炜陪同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母明江,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肖敏,到郭扶镇实地调研“四普”工作。母明江一行现场踏勘普查新发现大僚坝岩画,重点了解保护工作情况,之后召开专题工作会。会议由李炜主持,母明江、肖敏就大僚坝岩画保护提出指导意见。当前,綦江区“四普”工作已经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大监督,政协支持,文物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镇街协同配合的齐抓共管高效工作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