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 重庆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数字赋能”普查保护 一体化推进

日期:2024-09-23

渝中区是重庆母城,历史上曾三次建都、四次筑城,是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全国首批文物工作先进区。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47处,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9处,文物保护等级高、保护价值大。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以来,渝中区在普查试点工作中先试先行,不断优化普查工作方法,在普查过程中大胆创新,将多种数字化应用贯穿文物普查、保护、展示利用全过程,建立高精度、实景感文物“数字档案”,有效探索城市整体智治中文物数字化保护样板。

普查装备“数字化”,保障数据采集质量。渝中区充分把握普查试点机会,吃透普查标准、规范等全要素全流程,采用4种路径试用普查系统设备等,切实克服文物数据采集临江崖壁、交通不便、通视条件差等不利因素,提高普查工作效率。文物部门、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形成联合普查队,采用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网络RTK定位技术,精度优于5厘米,形成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厘米级矢量图点位。针对可以到达点位的文物,联合普查队采用网络RTK、全站仪相结合的方式准确获取文物本体范围及周边地形要素信息;对于难以到达的位置,如江河面中心,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等非接触测量手段进行外业采集,确保采集数据的高质量。

普查成果“数字化”,文物档案“立体呈现”。在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采集要求“规定动作”基础上,渝中区以形成全区文物“三维实景一张图”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数字手段和高新测绘技术,建立全区重点文物数字档案。采取倾斜摄影技术,对文物周边100米内的山川、河流、村庄、道路等参照物进行高精度、高清晰影像数据采集,形成文物环境要素空间数据三维实景图。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文物本体厘米级分辨率的三维彩色点云,尤其实现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在结构技术、装饰手法、材质需求、空间要素、风貌元素等方面高分辨率色彩数据采集。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本体色彩、纹理、结构特征等信息,开展建筑内部BIM三维建模,形成了丰富的文物测绘数字成果,作为数字化档案永久保存。多种技术加持绘制的立体文物建筑置身于立体环境中,可进行360°旋转,文物每个侧面清晰呈现,每一处细节高精度还原。

文物保护“数字化”,在普查中保护监管。渝中区坚持在普查中保护,在保护中普查。强化“数字重庆”—“巴渝文物”应用场景运用,连通“渝快政”管理平台,构建起“区—街道—文博单位”三级联动文物安全巡查机制,有效排查、整治文物安全隐患25项。注重边普查、边保护,将新发现54处文物线索纳入文物监管体系进行日常监管。对文化宫大剧院、太安门城墙等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并安装文物安全智能监测设备20余处,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成果展示“数字化”,阐释重庆“母城”文化。渝中区基于重庆市国土空间三维实景图数据,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数字档案成果,打造全区文物保护单位三维实景数字孪生底座,实现文物的数字化档案集成管理以及三维一体化展示应用。下一步,渝中区将深化数字重庆建设在文物工作中的应用,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开展全国首个考古科普展示与虚拟体验结合的互动式展览,将全区文物“三维实景立体一张图”等文物资源转化为数字展览,借助VR、AV、交互体验系统、红外捕捉系统、达跟踪感应系统,全流程立体呈现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阐释重庆“母城”文化,展示“母城”底蕴。

通过数字赋能,目前渝中区已全面完成“三普”文物及“四普”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实地调查工作,并形成文物矢量图140余份、点云成果40项,利用BIM三维建模拟制作121处文物建筑全要素信息数字化档案,已初步形成全区文物“三维实景立体一张图”。

    枇杷山红星亭空间要素三维实影图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L2三维实景图

渝中区文物三维实景立体一张图


湖广会馆风貌区明清客栈MIB三维建模


贺龙雕像三维激光点云  


中法学校三维激光点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